發生過許多神奇事跡的「天臺大師」(圖)


僧人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根據《神僧傳・卷五》記載,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中國素有「小釋迦」之尊號、世稱為「智者大師」或「天臺大師」的釋智顗,化解了中國幾百年來南北方佛教的偏頗,因為他擁有博識善辯等特性,獲得陳、隋兩朝的尊重,陳宣帝甚至敬稱他為「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

那麼,這位高僧還有哪些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呢?一起來瞭解!

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潁川(現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後來遷移到荊州(現今湖南省)華容縣。他的父親陳起祖,是益陽縣的一位驍勇善戰、博通經傳的散騎將軍;他的母親徐氏在懷孕期間,時常夢見懷中縈繞著五彩煙雲,當她想要揮手將之拂去時,總聽見有人說道:「此乃前世因緣,福德自至,為何要趕走呢?」徐氏還再三夢見自己吞下白鼠,她深感怪異,遂去占卜。占卜師告訴徐氏:「這是白龍的兆頭。」

待智顗出生的那一天晚上,整個屋內光亮似白晝。陳家為了慶祝智顗的誕生,準備燉肉招待客人。誰知,腥肉一下鍋,火就熄滅了。正當眾人都感到很驚異時,忽然出現了兩位僧人敲著門,並對陳家人說道:「善哉!你的兒子有大德,將來一定會出家。」兩位僧人話一說完,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引來在場賓客嘖嘖稱奇。智顗因為出生期間充滿祥瑞之相,致使街坊鄰居紛紛稱他為「王道」或「光道」。

智顗可謂善根被啟發的甚早,他自幼即合掌入眠,且選擇面朝西端坐。長大之後,每次看見佛像就會頂禮膜拜,每次遇上出家人就會恭敬待之,而他在7歲時,就時常前往寺院、道場。師父見智顗才情殊異,便口授他〈普門品〉。智顗才被教導一遍,即能背誦無誤。

智顗15歲那一年,遭逢梁末兵亂,與親屬分散異地,在深感榮華富貴難以久長,但能瞬間感受與親人別離之苦痛,遂在長沙的佛像面前發下誓願:「立志出家修道,以荷擔如來正法為己任。」當天夜裡,智顗竟然夢見佛像飛到了他家的庭院中,甚至還伸出金色手臂為他摩頂三回。此後,智顗離家修道的心願就更加強烈了。在夢見佛像的隔日,智顗特地雕刻了一尊檀木佛像,早晚課誦禮拜,精進不輟。

有一回,當智顗再度誠心禮拜佛像時,眼前忽然驚現一座濱臨大海的巍峨高山,山上有一位僧人正在對他招手呼喚,剎那間,僧人伸出了手臂到山麓,接引智顗進入一座寺院中。當時智顗看見自己雕塑的佛像正端奉於大殿內,頓時之間,他百感交集,開始涕泣。接著,他便向佛發願,說自己願學得三世佛法,廣開法筵。那一位向智顗伸長手臂的僧人則指著佛像對智顗說道:「你應該要居住在這裡,並在此終老。」

忽然之間,智顗醒了過來,但見自己對著佛像伏拜,不禁悲喜交加。今後,智顗更加精進不止。

後來,智顗痛失雙親,在服喪之後,選擇辭別兄長,離家去尋師訪道。

智顗先是北往硤州投靠舅父,最後在18歲時出家並拜湘州果願寺的法緒高僧為師,後續又向智曠、南嶽慧思禪師學習。慧思法師則時常命智顗開設講筵,智顗也不負師望,不僅辯若懸河、足顯條理,還令諸位聽講者信服不已。

一日,智顗在夢中見到一個岩崖萬重、雲日半垂、滄海無邊際的地方;在那座山上,又見到一位僧人正向他招手,甚至還挽著自己上山。

智顗醒來後,就將夢中所見告訴弟子。弟子告訴智顗說,那個地方是會稽的天臺山。智顗聞言,決定率弟子前往天臺山修煉。

天臺山上有一位在該處修行了四十年的僧人,名叫定光。這位定光是一位神人,他在智顗尚未到來之前,就先告訴山民說:「有大善知識之人將要親臨天臺,我們理應編蒲為席來迎接他。」此外,大夥兒還為智顗等人建造了屋舍。

當智顗真的來到了天臺山,與定光相見之際,定光對他說道:「還記得我們兩年前在山上搖手、呼喚的事情嗎?」智顗這時才察覺,原來自己在夢中所見之人正是定光。

智顗與定光在談論之間,山上突然響起了鐘聲,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定光說道:「鐘聲響,正說明你們跟這一座山有緣!」定光便建議智顗駐足於此地。智顗則進行占卜,發現最佳的居住之地,正是定光居住的北佛壟山南螺溪之源。

那個地方寬敞、安靜,很適合修煉。於是,智顗在定光的住地之北尋找到一塊勝地,並在該處興建草庵,還種植了松果。南朝太建九年,南陳皇帝敕賜「修禪寺」之號,並率后妃從智顗受菩薩戒。

智顗的德業日漸昌盛,陳後主為此先後七次向他請法。至德三年(公元585年)他再度前往金陵,並於太極殿開講,當時慧曠、慧辯、慧暅等名僧均參與盛會。

陳後主當時為了提升佛教的素質,有意要檢驗僧尼。朝廷大臣還特地商議,認為考核落第的僧尼,理應要停止修道。智顗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立刻上表勸誡​。陳後主採納諫言,馬上停止了搜揀。智顗敢於勸諫皇帝,而且幾句話,就讓千萬位僧人得以安心辦道。得知這件消息的人都很欽佩智顗的心志。

當陳朝滅亡之後,智顗率領弟子離開金陵,前往廬山修煉。

隋朝建立之後,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晉王楊廣甚是仰慕智顗,便派遣侍者多次央請。智顗看楊廣態度懇切,遂前往揚州設無遮大會,並為楊廣授菩薩戒,取法名為「總持」。楊廣也確實很禮敬智顗,他讚嘆道:「大師禪慧內融,道之法澤,輒奉名為智者。」智顗從此以後,便被尊為「智者大師」,而他當時年54歲。

智顗停留在揚州期間,度化無數眾生,而他獲得的佈施供養,多達六十多種,但他全都回施出去,並祈願國家昌盛,福德繁增。

開皇十三年,智顗56歲時歸返故鄉荊州,並在當陽縣玉泉山創立玉泉寺。奇怪的是,當地原本是野獸遍地,但在寺廟建立之後,再無獸患。

不過,春天發生了大旱,百姓認為是神祇震怒所引發。智顗隨後率領眾人到泉源轉經,過了不久,下起傾盆大雨。

然而,智顗的神跡還不止這些。

像晉王蕭妃患病,苦無醫術救治,晉王遂派遣柳顧言等人央請智顗幫忙。智顗得訊,即率領僧眾建齋七日,行《金光明懺》。到了第六日,出現一隻神奇的異鳥飛入齋壇,並在瞬間死去,須臾間又復活、飛走。不久之後,又聽見了豕吟的聲響。智顗說道:「王妃痊癒了。鳥死復甦表蓋棺還起,豕幽鳴則顯示齋福相乘。」智顗所言不虛。晉王妃果然在第二日就康復了。

一次,智顗前往寺北華頂峰打坐,突然颳起了狂風,四周驚現雷霆震吼,還出現千奇百怪的妖魔一齊朝智顗噴著大火。智顗見狀,即刻定住心神,不一會兒的功夫,群魔居然一一消失了。可是,智顗又突然感覺身心煩痛,彷彿正被烈火炙烤,忽然之間,他看到了已故的雙親正枕在他的膝蓋上苦苦哀求。縱然這般的煎熬令人難耐,但智顗在堅守心性之間不為所動。於是,幻象全部消失了。一位西域神僧現身在智顗的面前,並對他說道:「制敵勝怨乃可為勇。」

還有一件事情也令人稱奇。智顗在抵達了天臺山之後,每年夏天都要講法。當地有一位推崇佛法的縣令,名叫袁子雄,他有一次正在聆聽智顗講法,忽然看見從天空降下了三道寶梯,緊接著出現數十天竺僧人乘著寶階落下,並入堂禮拜。這些僧人手擎香爐繞著智顗轉了三圈,過了很長時間,這些天竺僧人才消失。

除了上述奇事,智顗預測自己的未來亦讓人頗感神異。

一日,智顗在山頂上靜坐時,忽然颳起了狂風,山中的寶塔居然被大風給吹壞了。智顗忽然看見師父慧思前來,告訴他說要送他去一個有緣之地。智顗忽然憶起自己在小時候時常夢見自己逝世於天臺山。頓時之間,智顗明白自己將不久於世。這事果然不出智顗所料。

在隋文帝楊堅的開皇十七年間,智顗於11月24日端坐如定,於天臺山大石像前辭世,享年67歲。

本文留言

作者隅心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