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預計明年發射(圖)

 2022-11-07 16: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蘇貞昌視察太空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7日視察太空中心。(圖片來源:NASA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1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暫定將於明年3月10日發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率領團隊前往國家太空中心視察。

聯合新聞網報導指出,臺灣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TRITON」衛星今年6月完成最後一塊組裝拼圖後,立即展開多項待環境與功能測試。有待完成全功能檢測最後階段,並通過運送前審查,最快能於明年1月啟程前往法屬蓋亞那太空中心,並於3月10日搭乘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VEGA C)火箭發射升空。若成功登陸軌道未來將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與空污預測,同時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

據中央社報導,蘇貞昌今天前往位於竹科的國家太空中心視察獵風者衛星整備情形。蘇貞昌表示,現在全世界已經有9個國家可以自行發射火箭,臺灣雖然不在其中,但臺灣有自製火箭跟衛星的相關能量,臺灣的半導體及資通訊和精密機械也有頂尖水準。

蘇貞昌認為,臺灣應該要後來居上,或起碼要同步前進。他說,此次他擔任行政院長並核定太空計畫第三期,通過太空相關法案並設立太空中心,能和臺灣頂級力量在太空產業一同盡力,讓臺灣在國際太空領域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介紹表示,獵風者衛星酬載臺灣自製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接收儀(GNSS-R),將用於海面觀測,蒐集海面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訊號,反演海面粗糙度(海浪)、海面風速等資訊。

他說道,該衛星將驗證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建立自臺灣製元件與技術的飛行履歷,將推動自製元件技轉產業界,爭取進入國際太空原件供應鏈。就整體而言,全臺共有超過20家臺灣廠商及學研界共同參與,自製比例佔比達82%。

吳宗信指出,衛星搭載的GNSS-R資料處理系統將由太空中心、中央大學、成功大學與中央氣象局合作開發,氣象局則負責提供資料服務使用者。至於資料應用技術,則由國內學界進行個案分析與應用技術開發,另將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合作資料處理與應用技術,增加在應用上的深度及廣度。

獵風者衛星為台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2014年啟動研發製造,預計2023年發射升空。其外觀為立方體,單側裝載太陽能板,總重量約250公斤,軌道為550公里至650公里,傾角約98度,與太陽同步軌道。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