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何時穩定下來?(圖)
2021年,恆大房地產因巨大債務危機出現「爆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9月6日讯】中國房地產市場到底如何才能復甦?除了從市場總量和中國城鎮化前景考量外,近日,《財經》評論指出,還要從市場的結構和不同地區城鎮化進程不同,來統籌規劃。
要想讓房地產行業達到維持穩定,從短期來看,應確保爛尾樓盤復工,同時,正在建設的樓盤不再出現爛尾風險,這是關鍵。目前,在中國的許多地區都成立了房地產紓困基金,撬動多方資本,以增強行業的流動性。
中期來講,在保證存量房地產項目安全的前提下,因遵守市場化、合法化,通過注資、兼併重組、破產清算等各種方式,將有問題的房地產企業調整到可以正常經營的狀態。
如果房地產企業整體發展趨勢穩定,消費者和投資者恢復了對該行業的信心,中國低迷的樓市才可能出現反彈。
從長遠來看,若要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市場供需錯配的問題,還要考慮到中國的區域差別。
中國房地產市場最突出的結構性錯配,主要體現在就業市場集中的沿海特大城市。然而,這些城市的住宅開發用地供給嚴重不足、房價偏高。
針對一、二線城市的供需矛盾,有觀點認為可以增加特大城市周邊小城市的養老醫療設施,將主城區的老年人口替換出來,給在主城區工作的年青人口騰出更多空間。
例如,9月2日,北京發布了《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在2021年,北京60及以上的老年人佔比,首次突破了20%。短短一年,北京增加了近12萬老年人,這是近五年來,北京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增加最多的一年。中度老齡化後的北京不斷「瘦身」。
今年,8月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在昌平和順義設置了3個試點,專門針對來自中心城區的老年家庭購房者,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比如,35%的首付比例、貸款優惠利率等。此外,子女可作為共同借款人申請貸款,進行」接力貸」,即父母還不完,子女接著還貸。但這一系列優惠的前提是,老年家庭購房者把戶口遷至項目所在地。
在一、二線城市一房難求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卻出現了供給過剩。而前一輪的爛尾樓「怪象」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城市。究其原因,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的無度擴張,最後導致風險失控、資不抵債,難以為繼。而「預售制」則是促成這一切的催化劑。預售樓盤佔比高達80%以上,而現房銷售微乎其微。
目前,有些三、四線城市為留住人才,還紛紛推出與房地產購置相關的優惠政策。為吸引人們進城購房,地方政府招數盡出,例如,以各種農產品抵房貸,對退出宅基地進城買房加以獎勵等。以前的那種靠房地產帶動經濟發展的邏輯,正在被經濟拉動樓市所取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