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在地球上開啟的空間傳送門?(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前往太陽的傳送門
2012年7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在地球附近存在一個稱為「X點」的空間傳送門,其很可能是前往太陽的一個通道;而根據電漿物理學家傑克.斯圖德(Jack Scudder)的說法,這個空間傳送門很可能位於地球和太陽磁場交接的地方,並且沒有特定的開啟時間。
目前美國宇航局依舊在研究這個傳送門,並一直都在通過極地航天器收集地球附近的能量粒子資料,以找到這個傳送門的具體位置和開啟時間。
禮炮7號事件
在蘇聯解體後許多機密檔案也隨之被流了出來,而據其中一份機密檔案顯示,在1984年左右,禮炮7號空間站上的工作人員曾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稱,他們看到不遠處的宇宙中出現一個天使形態的巨大發光現象,緊接著整個空間站便被橙色的光給包圍了起來,而他們也瞬間感到周圍變得非常的溫暖,有一種愉悅和平靜的感覺。
此外據當時參與任務的人類第二位女宇航員斯韋特蘭娜.薩維茨卡婭(Svetlana Savitskaya)事後回憶稱,在被神秘橙光包圍後,她就像置身於虛空之中,並且還看到了6個人形生物在盯著自己,但卻看不清他們的具體樣貌。那麼這些宇航員是進入到另一個維度世界了嗎?
外星人來到地球的傳送門
2016年夏天,一段45秒的視訊在Youtube上引起巨大轟動,這段視訊顯示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狀異象,並且還隨之有一個發光物體在這個漩渦逐漸消失之前往漩渦的中央飛去。
而對於這段視訊,其發布者堅稱絕對沒有任何造假,許多UFO研究者也都紛紛表示,這就是外星人在地球上開啟的空間傳送門;不過也有一些懷疑論者指出,即使這不是造假的也很可能是龍捲風所造成的異象而已。
人和車被吸上天空
2010年,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一對情侶在車中時,看到不遠處的天空突然出現一個奇怪光球,而且這個光球似乎在逐漸靠近他們的車子。
就在他們被眼前的畫面嚇得目瞪口呆的時候,這個光球將車子包裹了起來,並且車子也隨之地離開地面逐漸升上天空。儘管他們當時在車中拚命的呼救,但他們卻都相互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就像是耳朵被堵了起來;而就在這時他們兩人的腦海中均出現了一個男孩的聲音,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不會對他們造成任何傷害。
最終,車子墜落到了地上,發出「砰」的一聲,包裹著車子的光球也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於是在回過神來後他們便迅速驅車前往附近的警局報案。後來經過警方對這輛車以及事發地進行調查發現,車子的確是從高空跌落到地上的,但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至今仍無法查清。
被奇異亮光帶到別的地方
1978年,英國男子約翰.曼(John Mann)開車載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以及他的妹妹回家,然而這段本來90分鐘就能走完的路程,他們卻走了150分鐘。
當時約翰一行人在行駛了30分鐘後,他們便看到道路旁的天空出現一團奇怪亮光,於是約翰便停車下來查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結果當他下車後,那團亮光竟突然加速往他們這過來了;而這一畫面也嚇得約翰趕緊跳Enter裡打算馬上離開現場,但還沒等約翰將車子發動起來,這團亮光便把車子給「吞噬」了,車上的所有人也瞬間失去了意識。
過了大約不到1分鐘,當約翰一行人甦醒後,發現車子已經處於離家很近的地方,而現實中卻已經過了2個多小時。後來約翰自己又開車回到了他們遭遇奇怪亮光的地點,然而這團亮光卻再也沒出現了。
融化的汽車
2008年11月一名學生開車行駛在美國芝加哥市的街道上,由於當時已經非常晚,所以街上只有她一個人,而就在這時她的汽車突然熄火了,緊接著便聽到巨大的轟鳴聲,並且她也感到整個車都在震動,然後她周圍便充滿柔和的白光。
就這樣過了不到一分鐘,白光突然消失,而她也發現自己已經身處2公里外的另一個街區,儘管車子仍能正常發動,車窗也完好無損,但車外殼卻融化了,就好像是被炙熱的大火烤過一樣。
瞬間移動的貨車
1979年長途貨車司機哈里.特納(Harry Turner)開車從溫切斯特前往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途中他和貨車突然被捲入一道明亮的光中,此時他感到腦海裡一片空白,對周圍的一切也毫無感知,而就在這時候車門突然打開了,緊接著一隻機器人般的手抓住了他的肩膀試圖把他拉出貨車。由於當時周圍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哈里也看不清那個要抓走他的究竟是什麼東西,然而就在他感到驚慌失措的時候,突然一切又恢復了現實中的樣子,只不過他和貨車均已經身處目的地的停車場,而當時是凌晨3點——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哈里已經行駛了130公里,但車上的記錄儀卻顯示他實際上只行駛了27公里。
隨著哈里逐漸恢復神智,他還發現自己手上握著放在貨車裡的一把手槍,並且地上散落著8個空彈殼,這表明他在那段時間裏一共開了8槍,然而他卻對此毫無感覺。後來哈里認為他可能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的傳送門,並在那遇到了異次元生物,而這個生物在試圖抓走他的同時他也本能拿起手槍進行反抗。
責任編輯: 陳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