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首詩之所以能夠被流傳,是因為它可以打動人的心,唐朝詩人宋之問的這首《渡漢江》在手法上可謂技高一籌。《渡漢江》的詩意在於刻劃思鄉情切,其刻畫詩人久別還鄉,即將歸家時的激動複雜的心情。或許這就是詩人真實的感受吧。全詩共二十個字:「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嶺外」一般是指古代的流放之地,都是一些蠻夷之地,自然是很難傳遞信息的。這裡或許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斷了書信的渠道。這裡的詩人應該是被流放貶謫了。一個人在外本來就是一件很不順心的事情。而詩人又是遭流放加上與親人失去聯繫,那就更悽慘了。整個的冬天和春天,那就是半年的時間。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此句寫回鄉,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詩人卻心生「怯」意。為什麼?大概是怕聽到親人的不好的音訊,因此而「不敢問來人。」此詩最妙之處就是這個「怯」字。那種恐懼和擔心,一下子湧上心頭,該是一種什麼感受呀。
此詩簡短,卻可以觸動人們那顆最真切的心。讀來有多少人會有同感?那種感同身受之感,大概是此詩的亮點吧。
其實文化本身是神傳的,那麼敬神修道才是文化的要點。這首詩在修煉上,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作為一個修煉人,如果自己做不好,會有很多的生命被淘汰。那麼有一天回到自己真正的家時,是不是也會有這種感受呢?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不後悔自己來在這裡一趟,有一天回到「家」時才會心中不「怯」吧。
責任編輯: 隅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