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爛尾的情況比比皆是,又爆出涉及晶元的腐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8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為了突破美國的技術限制,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晶元項目和產業園,但是項目爛尾的情況比比皆是。現在,又爆出涉及晶元的腐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高管紛紛落馬。
集成電路為第一大進口商品 再爆腐敗窩案
中國工信部7月31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業生產及出口概況,其中就集成電路(IC)方面,上半年產量1661億個,年減6.3%,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中國首次出現集成電路產量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共進口集成電路2797億個,年減10.4%;進口總金額為人民幣13511億元,年增5.5%。這個數據超過進口金額為11633億元的原油,集成電路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另外,最近集成電路的信息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據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監察組等7月30日發布的消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文武目前接受調查。
丁文武今年60歲,曾任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司長。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肩負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輿論俗稱「大基金」。由國開金融、中國菸草、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企業於發起。基金重點投資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業,兼顧晶元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大基金一期成立於2014年9月,規模超過人民幣1300億元。二期基金成立於2019年10月,規模超過2000億元。數據顯示,大基金公開的對外投資項目有80個,有公開記錄最早的投資時間為2015年。
2014年大基金成立後,丁文武轉任大基金總經理,是大基金的主要負責人。
據中國官方7月15日通報,大基金的管理公司--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前總裁路軍正接受調查。此外,大基金深圳子基金合夥人王文忠、華芯投資前副總裁高松濤等人,也相繼遭到調查。據傳,王文忠與路軍是同學關係。
而中國半導體行業旗艦企業、曾揚言買下台積電(TSMC)的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日前也傳出遭到調查。中國財新網報導稱,趙偉國是在7月中旬被有關部門從北京家中帶走,目前仍處於與外界失聯的狀態。
據悉,大基金與紫光集團關聯密切,曾於2020年6月入股紫光展銳,2016年又投資湖北紫芯及長江存儲。大基金二期成立後,仍持續對紫光展銳進行投資。
多位大基金相關高管被調查的消息引發業內高度關注,業內認為,對於未來中國晶元行業的投資,可能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
晶元項目爛尾潮出現在中國各地
由於中美貿易戰、美國制裁、COVID19疫情和「一帶一路」計畫荒廢等原因,導致「內循環」成為中國2020年很火熱的一個名詞,屢現官媒的報導中。並且,中南海內部也達成共識,在外部環境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最高決策層也冥思苦想應對之策。2020年9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列舉了工業、農業、能源等等幾個受制於人的方面。工業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晶元,這是最依賴別人,也是最容易受制於人的。
2020年10月1日,中國官媒《瞭望》新聞週刊發文稱,「6個百億級半導體大項目先後停擺,業界擔憂,造芯熱引發爛尾潮,造成國有資產損失。」
去年3月1日,官媒報導稱,投資千億的武漢弘芯項目落幕。
儘管北京當局對晶元很重視,但國產晶元和發達國家比較,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中國所需晶元80%左右還得依賴進口,尤其是高端晶元,在中國更是十分稀缺。在全球晶元產業鏈上,中國處在中下游的地位。上游的高端技術、關鍵設備和相關專利中國都不曾擁有。
因此,中國晶元產業想要「內循環」是不可能的事情。暴露出中國企業「缺芯少魂」的致命軟肋,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缺少晶元更是寸步難行。
晶元行業有著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特點,中國很多省市這幾個條件都不具備,地方政府只是為了政績盲目建設產業園,絕大部分項目都不能做起來從而「爛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