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將生命奉獻給非洲的史懷哲(圖)

 2022-07-23 1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史懷哲
史懷哲博士榮獲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這種偉大的奉獻精神,至今仍被世人代代傳頌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愛因斯坦說:「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擁有這種人生觀且終身力行的人,即使離開了人世,依然會活在人們的心中,史懷哲正是這樣的人。

集哲學、神學、醫學、音樂四個博士學位於一身的史懷哲,以牧師與醫生的身分,遠赴非洲喀麥隆的蘭巴倫納行醫,長達35年,後來還自籌經費,幫忙建醫院。史懷哲榮獲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這種偉大的奉獻精神,至今仍被世人代代傳頌著。

天資聰穎的通才

史懷哲出生於法國東北部凱撒斯堡的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名牧師。他五歲開始學鋼琴,這開啟了他對樂器的興趣,十五歲時開始學習管風琴,並在之後成為德國管風琴大師。

史懷哲是一位通才,他在二十四歲時便取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二十六歲取得神學博士學位,二十八歲時當上聖湯瑪斯神學院史上最年輕的院長。

為了到非洲行醫,他在三十歲時重新讀醫學院,三十七歲取得醫學博士,終其一生,共獲得了哲學、神學、醫學、音樂四個博士學位。

獻身為貧困的人服務

史懷哲在二十五歲時,與父親一樣,成為了牧師,後來因為一本刊物,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據傳,某天早晨,他看見一本雜誌,內容充滿了非洲人民極需醫療服務的信息,其中一篇寫到:「在非洲大陸叢林中,生活著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該地沒有傳教士,生病時沒有藥吃,他們不懂真理、知識低落……」看到這裡,史懷哲的心頭為之一震,認為這是上帝對他的召喚,於是便毅然決然去學醫,並且將自己奉獻給那些迫切需要他的非洲人民。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史懷哲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有一次,他工作到凌晨四點,朋友勸他說:「你不應該蠟燭兩頭都燒著。」他則回答:「如果蠟燭很長,為甚麼不可以?」

永遠的史懷哲

從三十八歲起,到九十歲離世,史懷哲在非洲叢林前後共計五十二年。1952年,他榮膺諾貝爾和平獎。他親往挪威領獎,之後把獎金全數捐獻出去,用來建造痲瘋病院。

史懷哲終其一生的無私付出,將永遠留存在病人的心中;他的堅持,也將永遠流傳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不時地點燃我們心中那道善良的火燄。

来源:看中國週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