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位於唐山市遵化西北30公里的昌瑞山下(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46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發生里氏規模7.8級的大地震,10秒間百萬人口的唐山夷為平地。劇烈的搖撼震毀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唐山大地震爆發的能量不亞於400顆核彈投下的威力。然而如果從空中俯瞰,難以置信的是遍地廢墟中唯一完好無缺的清東陵—清代5位皇帝的陵墓所在建築群。
清東陵位於唐山市遵化西北30公里的昌瑞山下,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到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歷時247年,前後陸續共建成217座宮殿牌樓,15座陵園。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這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00年前開始施工建造的清東陵,為什麼能在大地震中毫髮無損?而現代化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工業重鎮唐山頃刻之間被震為一片廢墟?
唐山大地震爆發的能量不亞於400顆核彈投下的威力。(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風水寶地
據《遵化縣誌》記載,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少年天子順治帝在十四歲時狩獵昌瑞山下,停轡四顧,看到山川壯美,雲蒸霞蔚,說:「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隨手扔出一枚射箭用的玉扳指,諭扳指落地之處定為吉穴。
且看,以穴位為中心的東南西北構成。北,靠昌瑞山;東,面向鷹飛倒仰山和雁飛嶺;西,面向黃花山和鑽天峰;南,面向金星山向北朝拜。西大河、馬蘭河從西向東蜿蜒,環繞中間一塊北高南低的小平原。昌瑞山和金星山之間的影壁山好比屏風,使祥瑞簇團,佳氣聚攏。三山列一直線,鬱鬱蔥蔥,巍峨數百仞。陵墓四面靠山環水,山水相映,無愧為生氣充盈,景物天成的風水寶地。
順治皇帝欽定陵址,乾隆皇帝也曾作詩贊道:「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中國古代陵墓的穴位在風水學中極為關鍵,有「三年求地,十年求穴」之說。順治帝定下吉穴後,再經朝廷重臣監督民間造詣最深的能工巧匠,詳察龍、穴、砂、水等自然環境,也就是說,對水文、地質、氣候等諸因素都進行了嚴格的考察,在建期間,還將興隆方圓幾十公里的範圍納入後龍風水禁地。集中國歷代皇陵之大成的傑作清東陵,體現出古代建築學中源於自然,天人合一的精髓。
傳說清東陵正處於龍脈上,風水極好,神龍在那一帶每年興雲布雨,要下不多不少72場「澆陵雨」。清東陵地帶經300年之久風調雨順,基本沒有發生過旱澇災害,周邊物產豐富。
堅實的地質結構
由於地理位置所在,唐山南北地質構造較為特殊。唐山北靠燕山山脈區。此處岩石結構堅硬無比,中生代花崗岩受地殼擠壓後隆起,形成綿延不絕的山脈。清東陵正好位於燕山山系的昌瑞峰山腳下,岩石基盤具備較強的抗震性能。
而唐山南部為渤海,地質結構屬於下陷地帶,遠古時代的淡水湖泊經地殼運動不斷下陷,形成渤海地區,造成殼幔過渡帶的地盤酥鬆。
從震後情況也可看出,唐山北部遷西、遷安、豐潤一帶,相對南部人員傷亡較少,越趨向唐山南部的區縣,如灤南、豐南、灤縣,災情毀滅性嚴重,甚至波及天津地區。
巧奪天工的建築構造
據說,中國最古老的「繩索綁扎」技術曾見諸於夏朝王宮建築物的木頭和木頭的連接。而200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研究所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提到的是榫卯技術。
榫卯技術示意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榫卯為榫頭卯眼的簡稱,是一種傳統木工中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其中構件中的凸出部分稱為榫(榫頭,俗寫取同音字寫作筍頭),凹入部分則稱為卯(卯眼,也稱作卯口、榫眼等)。榫頭插入卯眼中,將兩個構件連接並固定。卯榫結構將建築做成一個木料的統一體,不用一根釘子,也不用其他零件和粘合劑。
清東陵建築除為木造外還有一個特點,粗大的立柱特別多,立柱,橫梁,順檁都是用榫卯連成一體的,這種結構將無數零碎的木頭通過組合、鎖定,緊密地對接在一起,嚴絲無縫。故而建築全部做到用木製,整體上構架比較輕,加之木質結構緩衝能力強,抗震性能極佳。
卯榫結構在中國古代的建築、傢具中經常使用。早在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區就出土了榫卯。現代中國建築不再使用這種技術,但是在地震頻繁的日本,榫卯和日本的細木工工藝相結合,一直使用在打造地基,廟宇,鳥居等的建造中,就是為了防震。
清東陵在唐山大地震中屹立不倒,從風水佈局,地質結構,建築構造都可窺見奧妙。至於哪一種因素起作用更大,見仁見智。無論如何,清東陵的選址、建造和設計凝聚了中國古老的建築學和風水學等精髓,毫無疑問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的結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