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很努力了 為啥我們還是窮?」(組圖)
孩子的疑問:「爸爸很努力了,為啥我們還是窮?」(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論壇上,一位寶媽的生活分享,說在一次晚飯期間,5歲大的兒子突然指著爸爸手上的老繭問:「爸爸都這麼努力了,為啥我們家還是窮呀?」
聽到這話,爸爸一下子愣住了,低著頭不說話。
要換做一般家庭,孩子說這樣的話,肯定是要挨罵的,雖然是由於不理解而提問的,但是裡面也多少有些嫌棄的成分,會觸及到爸爸的自尊心。
但這位媽媽卻沒那麼做,她當時是這樣回答孩子的:「那你知不知道,家裡花錢最多的人是誰呀?」孩子思考了一會,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媽媽跟爸爸都不怎麼花錢,只有你在花錢呀,你看家裡那麼多玩具、零食、小畫書都是為了你買的,爸爸那麼努力就是想賺更多錢,給你買東西。」媽媽平和地回答著孩子的問題。
孩子變得有些不好意思,不敢與媽媽對視,拿著筷子在那裡不停戳著飯。
看著孩子不知所措的樣子,媽媽又教育道:「其實你同學家以前跟我們也是一樣的,等你爸爸再努力幾年,馬上我們也能變得跟他們一樣,到時候搬進大房子……寶貝有沒有甚麼話想跟爸爸說呀?」
在媽媽的眼神鼓勵下,孩子跑到爸爸旁邊,親了他一口。
「爸爸很努力了,為啥我們還是窮?」
媽媽的回答,是最美的答案——明確了原因,給了家庭的希望;引導孩子給了爸爸感恩和答謝。
你對這個問題 怎麼回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果是你 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懂事看似是好事,但它也帶來一個問題,要如何避免孩子的心理發育遭受外界物質環境的影響?
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得不到父母正確的引導,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就此走上歧路,滑向深淵。
那位媽媽的回答好在,讓孩子不自卑,懂得上進,知道感恩。
每一位富人,追根溯源,祖上都是窮人,也是靠某一代人的努力才成功的。
遇到類似的問題,家長要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要把好的觀點灌輸給孩子。
1、給孩子明確:父母那麼努力是為了誰
那位媽媽就很聰明,她直接用「家裡誰花錢最多」這一問題來幫助孩子明確父母為了誰在努力,先把基調定下來,這樣孩子在心理上就會把自己放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上,他們會想:原來父母那麼辛苦,全都是為了自己。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下面不管父母再說甚麼,孩子都能很好地聽取意見,而不會顯得不耐煩。
2、告訴孩子:現在窮並不意味著以後也窮
用舉例對比的方式,告訴孩子,自己家也許現在不富裕,但未來就不一定了,可以拿過去與現在的家庭狀況作對比。
舉個身邊的或書本上的例子,以前很窮,孩子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經過很多年的努力,現在可有錢了。反正這樣的事情,就算等孩子長大,依舊無法拆穿,父母不用擔心丟人。
案例不重要,中心思想正確即可。
3、稱讚孩子:以身作則 樹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這一點永遠不可能改變,想要孩子變得積極、上進,家長自己就得做好榜樣,給他們一個模仿的參照物。
與此同時,家長還得注意誇獎孩子,給予他們認可,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孩子自信心,畢竟在孩子眼裡,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最崇拜的人。
總之,家長不能再用「逃避」的方式去教育現在的孩子,我們眼中的早熟,也許只是孩子的正常表現。
如果在物質上我們已經落後了,在思想上就絕對不能再落後。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裡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