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審計署官員揭露經濟數據造假的內幕(圖)

 2022-06-04 08: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經濟數據造假是由來已久的弊病
中國經濟數據造假是由來已久的弊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6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採訪報導)中國經濟數據統計造假是由來已久的弊病,令外界難以知曉中國經濟實情。中國官方稱在糾治統計數據造假,中國審計署官員向《看中國》透露了內幕。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出現大幅下降,4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下降,而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6.1%,其中,16-24歲年齡段的青年失業率更是達到18.2%。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當前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恰在此時,中國國家統計局召開了「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會議上說,當前個別地方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仍然存在,要「真刀真槍與統計造假作假行為作鬥爭」。

隨後,官方通報幾起統計違法案件。例如,原江蘇省委副書記張敬華因被雙開,而他的罪狀之一就是「為謀求個人進步搞經濟數據造假」。

中國的經濟數據統計有水分甚至造假,是由來已久的弊病。「維基解密」(WikiLeaks)早前披露的美國外交電文顯示,在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對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 Jr.)表示,中國的GDP都是人造的,僅供參考。 

經濟學者程曉農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統計工作在中國並不只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重大政治任務。「在中國,統計工作並不只是單純地為了真實瞭解經濟情況而去做調查。它首先是為政治服務的,要反映出黨的政策得到了有效執行,還要反映出經濟秩序一切正常。」

中國審計署官員孫傑(化名)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解讀中國經濟數據要從政治角度來看待,各級政府的官員都會設法美化各種數據,以此表現自己的政績。「從下到上,無論是市還是縣,普遍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並且持續時間長,涉及經濟領域廣、花樣繁多。」

「天鈞政經」團隊指出,中共各級政府在數據上造假,官場有這樣一句話:「一級一級往上騙,一直騙到國務院」。中共官場特點是官出數據,數據出官,意味著向上呈報的數據漂亮,官員容易得到提拔。還有一個原因是,多報數據可以獲得中央更多的財政補貼,地方政府就有更多資金可以進行貪腐等暗箱操作。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數據來支持,因此真實的各項經濟數據是政府決策和機構進行分析的依據,可是中國經濟數據從GDP(國內生產總值)到行業數據,甚至關乎民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都有造假現象。

儘管經濟數據造假性質惡劣,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後果嚴重,但在政府部門和單位,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孫傑直言,「有的上級單位要求下屬單位按計畫上報統計數據,有的憑空編造數據。有些數據根本沒法看,但是出於政治需要,只能繼續往上報。」

孫傑表示,國家統計局的朋友也向他訴苦,因為下面的數據總和中央的對不上號。孫傑說,「如果你有心去把過去十年各省市的GDP數據相加,其總量與總增速一定超出中央的數據。」

在2017年,一些省級政府將過往GDP中的水分「擠」出去。先是內蒙古承認財政、經濟數據存在造假的現象,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隨後天津把濱海新區濱2016年過萬億的GDP調整為6,654億,縮水幅度高達三分之一。雲南、湖南、吉林、重慶等省市也有類似動作。

那麼,為什麼現在又開始提到經濟數據造假的事情?

孫傑透露,仍然是出於政治目的。「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今年是召開二十大,目的也是為了顯示黨的正確,對下面數據造假的官員‘不手軟’,同時也試圖讓外界相信打擊造假之後數據就真實了,其實還是老樣子。」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指出,李克強早已知道數據造假的問題,現在這樣做也是配合黨中央而已,因為經濟是他負責的,統計局也是國務院下屬部門。例如,在5月25日,李克強在會上稱,「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防止單打一、一刀切。」

「李克強並未脫離政治局常委會定下的防疫政策,仍然和中央保持一致」,宋維駿說。

「為了二十大,今年全年數據一定達標,」孫傑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