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母親的手變成「媽媽手」(組圖)
媽媽經常需要抱小孩和做家務,若沒有適度的休息容易出現「媽媽手」。
母親的愛如點點滴滴的流水,最後匯集成大海,為了家庭而奉獻,不分晝夜也全年無休,她溫暖的雙手總是忙得不停歇,為家人打點生活大小事,記得要幫忙媽媽,讓她有時間休息,不要讓母親的手變成「媽媽手」。
媽媽手是甚麼?
媽媽經常需要抱小孩和做家務,長時間反覆做手部扭轉或者按壓等動作造成手腕痠痛不已,甚至會有刺痛感,這些可能是「媽媽手」的症狀。「媽媽手」的醫學名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又稱狄奎凡氏症,因為包覆在肌腱外圍的腱鞘發炎而變厚,讓肌腱滑動的空間縮小受阻,進而演變成大拇指接近手腕關節部位疼痛、腫脹,甚至無法施力,當作出大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彎曲等動作時,都會使疼痛加劇而無法靈活活動。
當然「媽媽手」也不是媽媽才有的專利,有些人因為需要反覆使用抓、握、擰、捏的動作,常使用手部動作的族群都有可能得到所謂的「媽媽手」,因此平時應多注意大拇指是否過度使用或不當用力,適度讓手部休息。
治療與適當休息可改善「媽媽手」
媽媽手的臨床治療主要有局部藥物注射、口服消炎藥治療、配戴副木固定大拇指,強迫大拇指休息或者使用護腕,加強對大拇指基部的保護,同時可以進行復健治療,幫助緩解疼痛及改善發炎。
當媽媽手症狀出現時,早期治療或者適當的休息可以快速改善症狀,但許多人卻因為忙碌的工作或者家務而讓症狀持續發作,如此一來使反覆發炎可能造成肌肉沾黏,治療也就變得困難,嚴重者需要開刀才能改善。
治療與休息能夠改善疼痛的症狀,如果能夠從運動、姿勢的調整與改變手部不當用力的習慣,便能更好的預防媽媽手再次發作。
按摩、肌力訓練及伸展手部有助於預防和改善媽媽手。
預防和改善媽媽手的方法
無論是預防得到媽媽手,或是在急性期發作後的復健,以下幾種方法都有助於增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同時達到舒緩痠痛的效果。
一、按摩
手腕長時間使用後可以按摩一下舒緩痠痛,按摩大拇指根部、手腕及前臂部位,對於痠痛點可以稍作加強,如果在急性疼痛期勿用力按摩刺激或者熱敷,可能增加炎症反應造成反效果。
二、手部肌力訓練
1、手指套上橡皮筋,再將橡皮筋撐開5秒後放鬆,反覆做10次。
2、用力握緊礦泉水瓶或者小球維持5秒後打開,來回重複做10次。
3、手握礦泉水瓶,掌心朝上,將手腕向上彎曲停住5~10秒後再慢慢放下,反覆做10次後改為掌心朝下再作一回。
三、伸展運動
1、做握拳的動作並將大拇指包覆,維持5秒後放開,再盡量以最大角度旋轉、伸展手腕關節,反覆做10次。
2、大拇指指尖碰觸小指的指尖,做出比「3」的手勢,維持5秒後放開,反覆10次。
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記得給母親捎上祝福與溫暖的問候。(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俗諺云:「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恩」,許多人成家立業抱著自己的孩子時,才體會到父母親的辛勞。五月裡開滿著康乃馨花,在感謝母親的節日到來之際,最好的祝福賀禮或許就是分擔家務讓媽媽好好休息,如果無法與母親相聚,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記得給母親捎上祝福與溫暖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