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致史無前例規模的外資逃出中國(圖)
俄烏戰爭、美聯儲加息和北京當局嚴厲的封城防疫政策,均讓外資心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4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俄烏戰爭、美聯儲加息和北京當局嚴厲的封城防疫政策,均讓外資心憂,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正快速逃出中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投資者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逃出中國,因為政治和商業風險升溫,中國成為不太有吸引力存放資金的地方。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中國上個月見證了價值175億美元的投資外流,創歷史新高。IIF並稱這種國際投資者的資本外逃是史無前例的,在此期間其它新興市場並沒有類似的資金外流,而流出中國的資金包括112億美元的債券,其餘則是股票。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近幾個月外國投資者在債券市場出現創記錄的回落。2月份,國際投資者淨減持350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債券,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月度減持。3月份拋售規模再度增加,創下520億元人民幣的新高。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助理、瑞銀前首席經濟學家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表示,北京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顯然是資本離開中國的催化劑。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Martin Chorzempa表示,人們對北京在俄烏戰爭上模棱兩可的態度,但明顯偏向俄羅斯的立場感到緊張,讓人擔心如果北京幫助俄羅斯,中國可能會成為制裁的目標。
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關鍵投票中,北京當局投了棄權票,中國官媒還幫助俄羅斯擴散虛假信息,以及一再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推給美國和北約。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當局正在遭受二級制裁的邊緣試探著。
4月20日,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的數量從去年同期的440萬噸暴跌到312萬噸,跌幅高達29%。
《路透社》指出,中國企業大幅削減俄羅斯煤炭購買量,主要原因就是它們難以從國有銀行獲得相應的融資。而中國的金融機構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忌憚西方的制裁。
北京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並不是資金外流背後的唯一原因,美聯儲加息和北京當局嚴厲的封城防疫政策,則是另外兩個嚇跑廣大投資者的重要因素。
美國基準利率上升,使得中國固定收益資產投資回報相對吸引力降低。
北京當局堅持「清零」防疫政策,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增加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向《法新社》表示:「隨著‘清零’的效益下降,其成本將大幅上升,特別是隨著出口受到持續封城的打擊,」這將挑戰中國今年GDP增長5.5%的目標。
疫情大流行並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唯一原因,當前的許多經濟領域的痛苦可以追溯到2年前,即北京當局對民營經濟以「監管」為名實施的全面打擊,人們現在擔心政府將繼續打擊教育、科技等領域及行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