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嚇跑火災 故宮的屋脊上藏有一大玄機(組圖)

鴟尾之功效

 2022-03-21 0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內最大的一對鴟尾,安置在紫禁城太和殿的屋脊上。
中國內最大的一對鴟尾,安置在紫禁城太和殿的屋脊上。(圖片來源:Richy/維基百科)

據悉,屋脊上的六個鴟尾裝飾是起源自漢武帝時期,且具備箝制的功用,但具體故事究竟如何呢?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認識古籍中是如何說的吧!

螭吻,又叫鴟尾、鴟吻,嘲風。
螭吻,又叫鴟尾、鴟吻,嘲風。(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根據《唐會要》、唐代蘇鄂《蘇氏演義・卷下》、宋代高勝《事物紀原》、宋代吳處厚《青箱雜記・第八卷》、宋代王得臣《文昌雜錄・第二卷》等古籍記載,漢代出現了一把火,霎時燒壞了漢武帝心愛的柏梁臺,當時的越巫就獻策用鴟魚來制火。海中有一種虯魚(虯音同求),是傳說中的無角龍,尾似鴟(音同吃),鴟尾甩動起來會噴浪、降雨,可以制火。另有一說是指鴟尾為「蚩尾」,是水之精,能辟火災。

於是,後來漢武帝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興築建章宮時,就將鴟魚(鴟尾)的像裝設在屋脊上,以嚇走火災,只是當時還沒有「鴟尾」的叫法。鴟尾具有噴水、鎮火、保平安的象徵義涵廣泛傳開,後代就將鴟尾放置在建築物的屋脊上。

晉朝就有了「鴟尾」的叫法和記載,王韶之《晉安帝紀》:「義熙五年六月,雷震太廟鴟尾」。 唐朝建築的廡殿頂正脊兩端都有裝飾鴟尾,成了一種明顯的特色。《舊唐書・卷二十二・志第二・禮儀二》有載:「准太廟安鴟尾」。

唐時鴟尾的叫法有了轉變,有的叫做「鴟吻」。唐代蘇鄂《蘇氏演義・卷下》記載:「唐以來寺觀殿宇,尚有為魚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時易名鴟吻,狀亦不類魚尾。」又說:「見其吻如鴟鳶(*一種鳥),遂呼之為鴟吻。」宋代的脊獸有鴟尾和獸頭等的形狀,據《營建法式》第十三卷瓦作制度記載:「用瓦壘屋脊,用鴟尾,用獸頭等。」元代時有「吻獸」的稱法。

元代廼賢《南城詠古十六首・其五・大悲閣》就寫道:「閣道連天起,丹青飾井幹(幹也作榦,音含,「井幹」泛指樓臺)。如何千手眼,只著一衣冠。金榜交龍挾,琱甍吻獸攢。憑高天萬里,白紵不勝寒。」此外,在歷朝歷代的演變中,還出現了螭吻(螭的音義同鴟)、望獸等等的叫法。

中國之內最大的一對鴟尾置放在故宮紫禁城太和殿屋脊上,一個鴟尾包含13塊琉璃構件,高340厘米,寬268厘米,厚32厘米,重4.3噸,堂堂巨構,豈可小看它!

責任編輯: 隅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