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後 北京或打「和平論」認知戰(圖)
俄烏戰爭撼動整個國際社會,在台灣的烏克蘭人於台北市的自由廣場上,號召各國人民聲援烏克蘭。(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2年3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俄烏戰爭撼動整個國際社會,昨天在台灣的烏克蘭人於台北市的自由廣場上,號召各國人民聲援烏克蘭。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表示,沒有人能夠保證今日的俄羅斯,就不是明日的北京。學者蒙志成預判,全球升起反戰情緒,北京在此氛圍下對台動武不容易,還分析北京內部有兩套對台路線,「鴿派、鷹派」意見有拉扯,若鴿派抬頭,或操作「兩岸反戰、和平論」的認知戰旋律。
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副教授沈榮欽6日在臉書上表示,「接下來的世界恐怕不僅民主與極權更加壁壘分明,也變得更不安全。或許可以說,由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開始,到普丁入侵烏克蘭為止,新冷戰已經拉開序幕。」
據《中央社》報導,在台的烏克蘭人、支持的台灣人與各國民眾聚集於自由廣場上,表達支持烏國主權、領土和勇敢人民,也有俄羅斯人民舉牌反對戰爭。
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在致詞時表示,這次烏克蘭證明了捍衛家園勇氣可以超越一切。民進黨的副秘書長林飛帆也表示,自由、民主、人權是最核心價值,這也是為何有這麼多人願站出來聲援,不願看見威權主義擴張。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亦說,蘇聯自變成俄羅斯以後,沒停止迫害民族、人權,還把向外擴張獨裁,更強烈壓迫;民主陣營只能更團結、強大,才能夠對抗獨裁國家。國民黨青年團的總團長劉奕宏則說,戰爭前不分朝野,普世價值不因黨派而有所區別,每個人都能捐款、站出來聲援。
財團法人八卦寮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2022余登發、余陳月瑛紀念音樂會」在高雄橋頭區舉行,而賴清德參加時說,「沒人能說,今天的俄羅斯,並不是明天的中國;過去數十年,我們追求台灣民主,未來還有另一個使命,就是保護台灣民主、保護台灣的主權」。
成功大學政治系的副教授蒙志成接受《Epochtimes》專訪時表示,俄烏的情勢發展會影響北京對台策略:若俄羅斯最終控制烏克蘭,則北約的信用破產,將造成北京鷹派抬頭,對台操作模式維持傳統的攻勢,如軍事挑釁、認知作戰等。反之,一旦不利俄羅斯,烏克蘭獲得國際更多支持,那麼北京鴿派就會出線,對台動武的可能性將會暫時轉弱。
蒙志成提到,2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票數譴責俄羅斯侵入烏克蘭,證明全球反戰的氣氛濃厚,當前就算北京有動武的念頭,亦會被遏制,有所警惕。若之後鴿派抬頭,北京或藉國際局勢來順勢操作「兩岸反戰、和平論」的認知戰旋律,一改「武力促統」強硬態度,軍事威嚇暫時收斂。
蒙志成認為,北京手法或有兩種:第一、假意向台灣釋出和平的橄欖枝,祭出「全面恢復陸客來台觀光」政策,用意為互動主控權依然掌握在北京手中,而非被動配合台灣「期待春暖花開」,且意指「誰不接受,誰就是不想和平」。
第二、加大輿論挑撥「台美矛盾」,宣傳「兩岸反戰、要和平」,指責執政黨要年底勝選,所以不斷操作「抗中保台」,並唱和美國來圍堵北京、升高兩岸的衝突,以牟取區域衝突政經利益,持續擴大軍購是將台灣拖往戰爭邊緣的罪魁禍首。
蒙志成對此進一步說明,北京會藉由上述兩點洗腦台灣人民的認知,鼓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這種新型態的認知戰可能會發生,「那相較傳統資訊戰更高招,民眾恐不易辨識」,呼籲台灣要提早因應與破解拆招。
另外,蒙志成還分析,北京對台灣選舉也操作認知戰,並訴諸民主無用理論;在俄烏戰爭期間放出「美國不會幫忙、疑美論、棄台論」,打擊美國的威信,挑撥美台關係,不過這種傳統操作破綻百出且難收成效。
蒙志成續指,北京善於利用政治「代理人、同路人」,通過台商、親共媒體與網紅塑造促統論,但台灣已有「反認知戰」快速回應的模式,所以沒啥漣漪與共鳴。然而,北京近期進一步操作藝人、運動員與文化界名人散播親共言論,接下來可能鎖定宗教領袖、慈善團體領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