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經濟風向標(圖)
中國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了今年GDP增長目標為5.5%。(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3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3月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了今年GDP增長目標為5.5%,以及財政赤字率等經濟指標,這成為中國經濟的風向標。但是,研究機構認為,中國GDP增長保5很難。
3月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如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
二、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三、2022年部分重點工作
財政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政府投資方面,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近些年各個地方政府的舉動和官媒的報導來看,中國經濟數據飽含水分。在2007年,李克強就公開表示中國的經濟數據「僅供參考」。
李克強公布的GDP目標是外界觀察北京當局對經濟發展信心的風向標,相較於去年GDP目標訂在6%,中國經濟今年最重要的GDP目標底線再降。由於今年秋天將召開中共二十大,「穩」字當頭成首要任務,北京當局料將全力維穩。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長黃益平在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與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線上討論會表示,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即使要達到像5%的增長目標,也仍然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
黃益平認為,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驅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是出口增長,二是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投資活動。但是,在經濟的其它領域,如製造業投資相對緩慢,而且消費也持續疲軟。
去年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經濟2022年面臨「三重壓力」,分別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經濟成長預期轉弱」,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擴需求」、「調供給」、「穩預期」的三重應對舉措。
進入2022年之後,國際經濟分析機構普遍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野村證券(Nomura)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都預測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022年將會降低至4.3%。
據美國之音3月4日報導,位於倫敦的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今年面臨的經濟利空不少,特別是房地產不振,投資額可能持續走滑,出口前景也疲軟。「總體而言,我仍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將持續走弱。雖然官方數據直指中國經濟可以有5%的增幅,但實際成長增幅可能只有3-4%。」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宋錚於2019年底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的地方政府普遍虛報經濟數據,根據估算,中國於2008至2016年間公布的官方GDP增速每年平均高估1.7個百分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