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明專欄】彩燈萬盞賀佳節 盤點元宵節的習俗(組圖)


元宵節燃燈的風俗起自中國漢朝。(圖片來源:Pixabay)

每年黃曆的正月十五日是全球華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黃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起源自中國,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秦末時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元宵節原本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漢朝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中說:「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因為這一天是新年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們也在這一天祭月和賞月,祈求上天讓莊稼豐收。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一天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本文为荣誉会员专刊内容,请加入荣誉会员后继续阅读。荣誉会员每年将享受24期的《看中国会员专刊》。图文并茂,设计精美,至尊专享。

点击此处免费预览一期半月刊。

如果您已是荣誉会员,请登陆后,刷新本文即可阅读。




本文留言

作者貫明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