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危機陰霾難散 中國外貿成關鍵風險點(圖)


由疫情等因素引起的全球供應鏈混亂情況將在2022年持續發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2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由疫情等因素引起的全球供應鏈混亂情況將在2022年持續發生,北京當局的一些政策給本已緊張的供應鏈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其它國家也認識到應該應該擺脫對華依賴,但並非能一蹴而就。

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因素及重大壓力,疫情反覆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受疫情爆發、勞動力短缺、供應鏈干擾,以及通貨膨脹上升等因素影響。世貿組織(WTO)預計全球貨物貿易的增速將由2021年的10.8%放緩至2022年的4.7%,這也將影響中國的外貿出口。

並且,中國最近出現的COVID-19感染病例,再次給本來已緊張的供應鏈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導致貨物發往全球各地出現延誤。

據美國之音2月4日報導,金林貿易公司(Golden Grove Trading Inc.)的業主吳蓉華從中國進口服裝和其他商品,這些商品最終會進入美國的百貨商店。在疫情爆發之前,她進口的商品從中國運到在南加州的倉庫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但現在,至少需要額外的45天。

吳蓉華說,如果中國的一個港口關閉了,貨物運輸到另一個港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在中國,尤其是比較大的城市,他們不歡迎其它城市的人來,他們認為如果有從外面的人來,這個風險太高。因此,他們至少要隔離14天。」

供應鏈方面的專家說,這種延遲仍將是不可預測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中國許多省份,包括港口在內的城市都發現了奧密克戎和德爾塔毒株。這種情況,再加上北京當局嚴厲的採取封城和大規模檢測等「清零」防疫政策,在全球供應鏈上引發連鎖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日前表示,北京當局應重新評估其「清零」政策。

格奧爾基耶娃稱,中國作為主要商品供應國的角色,這些限制現在被證明對中國和全球經濟構成了負擔,北京重新評估應對疫情的最佳方式至關重要。

中國外貿成供應鏈的關鍵風險點,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月25日舉辦記者會,中國商務部外貿司長李興乾表示,今年中國對外貿易情勢十分嚴峻,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

李興乾說:「部分國家刺激政策過快退出,可能引發需求萎縮、價格波動,進而影響到中國相關行業的出口。」

他也提到,發達國家推動製造業回流的努力、節節上升的原材料價格、物流塞港,以及晶元等關鍵零組件的短缺也是一個威脅。

一些國家和企業想法避免對華供應鏈的依賴。

日本官方2月3日公布的貿易分析報告指出,日本多達1133項進口產品,逾50%來自中國,或佔2019年日本進口總值的23%,這突顯日本對中國嚴重依賴的脆弱性。

該報告顯示,日本在家庭電子用品,比如個人電腦、平板電腦與手機的對華依賴最顯著,高於美國與德國在相關產品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據《彭博》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月4日指出,「為了保障我們的安全,我們將提高經濟結構的自主性」,「經濟安全是當務之急,且是政府議程的關鍵支柱」。

SMBC日興證券經濟學家宮前耕也(Koya Miyamae)說,「岸田將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視為重要議題,鑒於供給面的緊繃持續,日本將試圖重整其盟邦之間的產能」。

另外,電動自行車公司Pedego的首席執行官唐·迪科斯坦佐(Don DiCostanzo)也對美國之音表示,在中美貿易戰時期,尋求把電動自行車產地多樣化,那時從未料到會出現疫情大流行。他說:「我們通過來自越南、中國和臺灣的穩定貨流而緩解了目前的危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龍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