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智庫認為台灣有三種可能方式參與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国2022年1月3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去年12月通過「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建議邀請臺灣參與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呼籲制定計劃協助臺灣強化不對稱防衛能力。對此,臺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臺灣參與2022環太平洋軍演將有3種方式。
中央社報導,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近日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即時評析」,國家安全研究所駐研學官劉穎傑,以「臺灣宜主動參與2022環太軍演的準備」為題撰文分析臺灣可能參演的方式。
劉穎傑指出,根據美臺合作框架及兩岸情勢,未來臺灣可能參演的方式可分為:「派遣觀察員」、「參與印太司令部印太區域情勢兵棋推演」及「派遣小規模實兵隨同參演或異地同時配合演習」3種方式。
在「派遣觀察員」部分,派現役軍官、國防部文職人員登艦,了解演習科目流程及內容,將有助國軍未來在漢光演習設計戰場想定內容。在「參與印太司令部印太區域情勢兵棋推演」方面,國軍兵推並不是要找出贏得戰爭的方案,而是訓練參與國軍事決策者,在最壞狀況及想定下,考驗在極大壓力決策時是否犯錯,或找出決策死角和盲點。
劉穎傑強調,兵推的重點是「找出問題」,而不是提出解決方法,避免重蹈覆轍才是兵棋推演最主要的目的。臺灣如能參與兵推,對建構準同盟作戰的共同圖像釐清功能與角色尤為重要。
在「派遣小規模實兵隨同參演或異地同時配合演習」部分,劉穎傑表示,演習重點在執行任務的分工與整合,在各作戰部隊之間進行協調,包括派遣海巡、陸戰隊或其它方式參演,同時可利用參與多國聯合軍演的模式,吸收先進國家的優點,進一步提升作戰準則,精進國軍戰力。
不過劉穎傑也提到,受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限制,現階段「派遣觀察員參與環太兵棋」的機會,比「派遣小規模實兵參演」的可能性高,前者對於臺灣同盟作戰的訓練有所助益,後者雖然能實質參與但較為敏感,容易引來北京抗議。
劉穎傑認為,如果臺灣能以上述方式參與2022環太平洋軍演,將會是臺美安全合作里程碑,且美方希望提高第一島鏈作戰及與參演各國聯合作戰的能力,強化參與國之間的安全合作關係,若能參加系列活動,包括加強海上安全、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制,甚至海巡、國民兵等合作,更能突顯臺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不可或缺角色。
根據美國「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與臺灣有關的部分在1246到1249條,包括呼籲美方與臺灣進行實地訓練與軍事演習,同時建議邀請臺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使臺灣能確保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並促進國防官員在內的美臺官員在戰略、政策與職能層級的交流,特別是強化國防規劃合作、提高美臺軍事力量的互可操作性與加強臺灣後備戰力等。
美國國會認為,美國政策是保持美軍部隊阻止中國造成武力侵略的既成事實,要求美國國防部長須在2022年至2027年遞交臺灣防衛能力評估報告,協助臺灣發展不對稱防衛能力,並加強美國國民兵(National Guard)與臺灣合作的可能性。
此前,有關臺灣是否參與環太洋軍事演習(RIMPAC)及我國防部相關規劃,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曾向《自由時報》表示,國軍會持續關注此事,相關的細節也會縝密的評估和規劃。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稱,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日前受訪時表示,環太平洋軍演是很重要的平臺,西方重要的民主國家都在其中,能與26個會員國互動。臺灣能加入環太平洋軍演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對臺灣來說是正面消息。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副研究員揭仲也表示,如果臺灣能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不只是提升美臺軍事交流一大步,更能獲取臺灣最缺乏的經驗,亦即美國跟多國部隊一同作戰技能(Know How),藉此提升臺灣戰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