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中國官方針對民營經濟大規模打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2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一年來,中國官方針對民營經濟大規模打壓,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約有437萬家中小企業永久關閉。與此同時,也湧現大規模的失業潮。
根據《華盛頓郵報》獲得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約有437萬家中國中小企業永久倒閉,是同期開業的新企業數量的三倍多。
中國工商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每月平均有超過39萬家中小企業註銷。2021年的註銷數量也是時隔二十年後,再次超越新註冊企業數量。
並且,企業註銷數量有可能會超過歷來最多的註銷數量。預計2021年全年註銷的中小企業數量很可能超過445萬家,這個數字幾乎是2019年的2倍,2018年的大約10倍。
由於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支柱,在倒閉潮衝擊下,中國今年第四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恐降至4%以下。
12月3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資產管理公司保銀的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他對上述數據所提供的大方向並不感到意外,該數據也說明瞭中小企業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去年底表示,中國的失業人口恐怕高達上億人,明顯高於官方的統計數字。
姚洋接受騰訊財經採訪時說,儘管中國受疫情直接影響的時間較短,但它對國內經濟的衝擊仍然很深。有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企業被迫關門。而對於這些利潤微薄的企業來說,關門後再想重開有相當大的難度,其中的一些企業恐怕永遠消失了。
並且,「國進民退」的現象愈演愈烈,中國的網路和民間有關「國進民退」、「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討論始終沒有降溫。
近年來,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的現象引發各界關注,國有企業擠佔民營企業各類資源。但是,民營企業始終為中國經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統計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財政收入;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就業,民營企業佔全部企業數量的90%以上。
過去一年來,中共政府的監管機構發起了針對民營經濟的大規模打壓。這不僅損害了民營企業的競爭力,長期還將危及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創新能力。
在2020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集團的IPO(首次公開募股)進程在最後一刻被官方叫停。如果螞蟻集團上市,將創下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記錄,籌資規模達到340億美元。
接著官方開始針對中國民營企業的全面鎮壓,中國的科技、金融、遊戲、教育培訓以及房地產等行業受到重創。導致在全球資本市場上讓中國公司的市值蒸發超過1萬億美元,MSCI明晟中國指數今年下跌了15%。
中共政府最具代表性的行動,是對民營企業的鎮壓行動是以「共同富裕」的名義展開的,官方對經濟干預要讓富人和企業分享更多財富。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這場鎮壓運動體現了中共政府渴望收緊對民營企業的控制。
她告訴美國之音:「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反壟斷法真正通過之前採取的行動。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因為它使商業機構感到驚訝,而且鑒於國有企業在中國的作用非常大,反壟斷法似乎只適用於私營領域。」
《中國資本主義的迷思》一書作者、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高級研究員羅谷(Dexter Tiff Roberts)告訴美國之音:「向其他億萬富翁企業家發出信息:最終你確實需要記住,黨是你的老闆,在中國的體制下共產黨是你的老闆。」
而中共政府行動是在看起來「靚麗」的經濟數據下進行的,這掩蓋了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12月11日參加一次線上活動時,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經濟數據不能反映經濟負面變化的怪異現象,重新令外界聚焦長期以來對中國經濟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的擔憂。
「沒有足夠的數字反映(經濟中)出現的負面變化,」樓繼偉說。他認為單向的數據讓人很難評判政府所說的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
「相反,美國的統計數據則包含正負兩個方面的數字。」樓繼偉說。
樓繼偉還說,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就業人數有增加,但是卻沒有跟進和追蹤,看看這些就業人口是否在半年或稍長一點時間後又被解雇。
樓繼偉曾經長期身處官場,對官場中報喜不報憂和欺上瞞下等惡習均有親身的觀察和體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