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被統戰:共產集結號吹響 私企老闆富人都該走了(圖片來源:網路圖片/博客)
【看中國2021年8月6日訊】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18.3%,令人矚目。2012年後,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已從7.8%滑落到6%。但18.3%的增速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比幾年前突然提速三倍,主要原因是受到低基數效應影響,也就是由於去年一季度中國受到疫情打擊,經濟增長下降6.8%,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來高了很多。
二季度中國經濟開始發生了變化。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經濟數據,今年二季度經濟僅僅同比增長7.9%,與一季度18.3%的增速相比出現大幅回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樸之水表示,這表明中國增長正在放緩,過去一年的復甦進程逐漸結束。
中國經濟的過山車效應或許可以理解,但7月以來股市的變化則堪稱風暴。7月風暴已經重創中國股市。風暴所經之處,房倒樓塌。
第一、中國政府權力任性
6月30日,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數日後,就遭到政府審查,該公司被要求暫停新用戶註冊並要求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股價在上市一週內後便重挫20%,跌破發行價。
但這只是開始,7月23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將發文嚴禁教育培訓機構「資本化」運作,甚至一律不得上市融資。消息一出,已上市的教育股應聲而跌。新東方在港交所的股價一度「腰斬」,美股收盤跌幅達54.22%,同為培訓機構高途跌幅達63.26%,好未來跌幅更是超過70%。26日、27日,股市恐慌情緒開始從教育股擴大到整個中國概念股。
7月26日,中共工信部啟動了網際網路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主要聚焦擾亂市場秩序、威脅數據安全等問題。隨後,騰訊在27日宣布,已經暫停微信App的新用戶註冊,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新的監管壓力的擔憂,騰訊股價在兩天內暴跌了8,000億,股值暴跌9%,是10年來的最大跌幅。
中國藍籌股同天降到將近八個月來的最低點,人民幣幣值跌倒4月來的最低點,香港股市跌落5%。有報導指出,在兩個交易日內,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跌幅近15%。該指數由在美國上市的98個最大中國股票組成,這是該股指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本週市場暴跌之後,北京正加大力度平息投資者的緊張情緒。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7月28日晚上與高盛集團和瑞銀等跨國銀行及部分投資公司的代表舉行了會談,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出席了此次閉門會議。
此次會議,加之中國官方媒體刊發的一系列樂觀論調的報導,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股票跳漲,幫助拉動大盤走高,部分收復了近期急劇下跌造成的失地。
7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政治局年中會議,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多個方面進行定調,當中包括今年以來經濟形勢、新能源汽車、房地產等多個方面,會議還要求加強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中共政治局會議的表述來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公司被納入「監管」範圍。外界紛紛猜測下一個倒霉蛋會是哪個企業。
7月30日,中共工信部也召聚25家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和科技公司負責人,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與騰訊控股公司,要求這些公司對數據安全、消費權益保護等項目展開自審整改。而這25家公司負責人則承諾,將嚴格按照專項行動要求,自查整改,規範經營行為。
據全球的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美國證券市場表現得相關指數今年迄今已損失了22%的價值,而反映美股整體表現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上升了18%。
在美國上市中概股30日盤前表現萎靡,滴滴出行盤前大挫近7%,阿里巴巴、拼多多和百度下跌逾3%;京東跌近3%。
如果說,中國政府對民營企業干預控制的幽靈導致了股市的恐慌,美國證券機構的風險控制無疑讓中國企業再次面臨困境。
第二、美國證交會停止中國企業IPO申請
7月3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詹斯勒發表聲明說,鑒於中國政府最近針對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給美國投資人帶來了新的風險,美國證交會將修改有關涉及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信息披露規則,更好地保護美國投資人的利益。
面對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嚴峻局面,美國證交會已經停止處理中國公司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和其他證券銷售的註冊申請。
《財商天下》文章稱,儘管中美之間在過去幾年裡關係緊張,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數量仍在增加。據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今年5月的最新統計,至今共有24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市值總額達到2.1萬億美元,比去年10月的2.2萬億美元有所下降。
有投資銀行估計,美國投資者持有約1萬億美元的中國網際網路和科技股,或是在美國上市的美國存托憑證。
以騰訊為例,有投資公司指出,除公司創始人外,騰訊的前20大股東中只有一家中國機構。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軟銀,其美國存托憑證的前20大股東中全是美國和國際基金,而香港上市股票也主要是國際機構持有。此外,在中國網際網路三大企業中,排名第三的百度,前25大股東中,也沒有一家中國機構。
第三、引發資本外逃潮
《財商天下》文章認為,從滴滴被處罰之後,投資者也應該看到,中共當局的政策已經清楚表明,為實現監管目標,即使給市場帶來巨大痛苦也在所不惜。但是,這一次外國資金大舉拋盤,不僅讓中國股市有轉向熊市的風險,也可能觸發大規模的資本外逃,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缺乏透明度的威權式制度,讓中共政府能夠迅速採取有力行動,但也意味著,投資者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當政策風向對投資者不利時,他們幾乎沒有任何依靠。
《財商天下》的文章指出,可能更根本的原因,還是習近平想要維護自己的權力,通過反壟斷把一切私人資本都管控在自己的手中,從而能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逐漸走向閉關鎖國的內循環經濟。
我並不贊成這個的結論,認為習近平希望控制民營資本是事實,但其目的在於維護中共政權的穩定,避免它們成為中國的顏色革命的幕後金主。習近平並非想要閉關鎖國搞經濟內循環,中共對民營經濟的任性打壓,加重了中國經濟的危機,讓本已奄奄一息的民營經濟雪上加霜。
筆名格隆的經濟人士在文章中寫道:過去半年,集全國資本之力的全部A股(包含滬深主板、創業板及科創板),市值淨增加僅13732億人民幣。而同期中概股市值,淨減少76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9933億元。簡單的算術:13732-49933=-36201億。
沒有戰爭,沒有天外隕石,沒有經濟危機,3.6萬億財富,半年時間,灰飛煙滅。
我們GDP的大數是一百萬億。如果沒有特別原因,中國經濟長期潛在增速會回到4%左右的中軸。3.6萬億的淨損失,大致意昧著全國一年白幹了。
我們對自己的定性,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落腳點依然是市場經濟。但過去18個月來,有形之手之高頻,在改開以來的整個經濟史上,都堪屬無以復加。
無論理論界,還是實務圈,都從未否認過有形之手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但,過猶不及。任性與任責、執著與蠻橫,自信與自負,嚴謹與傲慢,建設與破壞,其實都在一線之隔。很多時候,你並不確知,你的腳,究竟是踩在自信與建設這塊土地上,還是踩在傲慢與破壞的那塊土地上。
經過過去暴風驟雨般的連環出手,資本和市場主體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和預期,並用這種預期去指導未來行動。資本具備天然的理性與風險厭惡,他們不會因為有黨媒出來安撫幾句,就覺得沒事了。事實上,他們大概率會選擇相信,這種事未來只會更多。
其實可以問一個最直白的假設:如果市場化的資本與力量就此躺平,我們指望誰來創造財富與GDP呢?
財富,毀易,創難!
人心,散易,聚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