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出名的預言詩 邵雍還寫另一獨特的詩(圖)
感悟《月到梧桐上吟》


宋代詩人邵雍的畫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維基百科)

宋代邵雍最出名的是預言《梅花詩》,從宋代一直預言到今天,準確無誤。然而他的另一首詩《月到梧桐上吟》也別有一番滋味。整首詩僅二十字「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院深人復靜,此景共誰言。

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此句看似簡單乏味,與一般詩人描寫的沒有太大的區別,連最基本的修飾也沒有。比如蘇軾有「缺月掛疏桐」的詞句,意境似乎比邵雍的要高很多。其實不然。因為一般詩人注重的是表面的華麗,而邵雍注重的是內涵。

邵雍在這裡要表現的是內心的一種靜,蘇軾的一個「掛」字,表現的是一種動態,而邵雍此時表現的只是月亮到了「梧桐」的上方,二者並無關聯,更是一種靜悄悄的感覺。「風」來到「楊柳」邊,也沒有驚動到楊柳,也是一種靜悄悄的感覺。是一種月亮與梧桐、微風與楊柳他們之間的那種互不干擾的靜態。此種靜不是一般詩人所能體悟到的。

「院深人復靜,此景共誰言。」古代一般前院是會客的,後院是居住的。這裡的「院深」自然是人居住的,沒有客人的喧譁。在這裡人又靜下來。此中意境又能與何人去說呢?「復」是指人從不靜又恢復到靜的意思。

詩人此時要表達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境界。如果我們也能沿著詩人的思維,慢慢的靜下來。如果你是月光就不要驚擾到梧桐,更別說掛到它的上面,如果你是微風就只是靠近楊柳,不要吹動它。與自然相安而不互相打擾。或許真的達到這種境界時,就會體會到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甚至會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

「此景共誰言」這裡其實還有一個涵義,就是他已經看到了人類的發展過程,就是他寫的那首《梅花詩》。但是天機不可泄漏,邵雍自己不敢說,才有了那句「此景共誰言」。而如果有人沿著這首《月到梧桐上吟》的引領,同樣會達到一種高的境界,或許《梅花詩》中的內容也就可以自己看到了。那就不是泄露天機,而是此人也達到了那個境界,自然會知道那個境界的事情了。

本文留言

作者林雨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