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香港「冰室」的由來(圖)
圖為灣仔的華星冰室。(圖片來源:Ceeseven/Wikipedia/CC BY-SA 3.0)
【看中國2021年1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報導)近些年香港懷舊飲食文化再次興起,大批「冰室」重現街頭。據報導,「冰室」早在1950年已經出現在香港,自此成為香港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冰室」是如何起源的?
濕熱的香港
地處亞熱帶的香港一年中有十個月都天氣炎熱。冬季寒流來襲,即使早晚氣溫跌到10多度,待太陽出來後,溫度馬上回升至20多度。每年驚蟄過後,香港天氣從冬季的乾爽驟然轉為潮濕。炎熱加潮濕可謂香港的恆常狀態。香港3月至9月的平均濕度超過80%,其餘月份也在70%上下。最潮濕的日子,大氣濕度可達90%以上,洗完的衣服晾數日也不乾,牆身因為濕氣而發霉。
基於此,家家戶戶必備的家電中一定少不了冷氣機(空調)、抽濕機和風扇。有港人家庭從3月開始就使用冷氣機,一直用到11月。也有港人家庭在盛夏時節,冷氣機和風扇並用。
但是,早在冷氣機還未出現的年代,老一代的港人是如何避暑的呢?據一位老香港回憶,1950年代後香港出現了冰室。他印象中冰室是「高樓底、有吊扇、馬賽克地磚、賣冷飲」的地方。有文章介紹,早期香港冰室是因應西方飲食文化興起而出現的,為大眾提供價錢相宜的西式飲食,如各類冷飲、咖啡、三文治等輕食;其中又以消暑的冰飲,如紅豆冰、菠蘿冰、雜果冰等做賣點,故得以「冰室」之名。
供應冰塊的雪廠
提及「冰室」,不得不提位於中環的「雪廠街」(Ice House Street)。如今的雪廠街已經成為商廈林立,世界頂級奢侈品大牌進駐的光鮮之地。但在1845年及其後的數十年間,香港唯一的冰塊冷藏庫(雪廠)就建址並運作於此。1845年,供應來港的冰塊皆來自美國。當年貨輪將美國大湖和河流冬季所產生的冰塊運到香港,經過防溶化處理後,貯入雪廠待用。雪廠位於在海邊,方便運冰船卸貨入倉。而今香港中環經過多次填海,雪廠已經遠離海岸線。
雪廠每天出冰兩次,一次為清晨5時至7時,一次為下午2時至4時,每日出冰量約為700磅。當年美國冰一度獨佔香港的冷藏市場,直到1866年前後,蘇格蘭工程師約翰·凱爾(John Kyle)在香港研發出第一台製冰機,並設廠自製冰塊。自此冰可在香港工業化大量生產,這對當年在港生活的英國人來說是一大喜訊。
英國地處西歐,一年四季天氣乾爽,氣溫適宜。相比之下,香港濕熱到令人窒息的天氣,讓這些殖民者難耐。在沒有空調的年代,冰——成為他們的消暑良方。
冰室大行其道
隨著冰的大量生產,「冰室」也隨之出現並成為香港人的日常飲食文化。熟悉香港美食和文化的黛珊麥·克萊恩(Daisann McLane)在BBC報導中說,「人們現在都不再記得,沒有空調的香港是多麼可怕」,「那時候,電很稀缺,沒有冰箱,所以,在香港盛夏的時候,你在冰室可以買到冷飲,這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中有一段小插曲:香港在1941年至1945年被日本佔領,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8月30日抵達香港,才結束了香港日佔時期。英國再次恢復管治香港,這亦被稱為「香港重光」。
香港重光後,數十萬來自中國大陸的勞工陸續返港。1950至1960年代,「冰室」開始遍布香港大街小巷。「冰室」為這些勞工們提供休息和飽餐的場所,除了供應消暑冷飲外,還提供實惠的港式輕食西餐,如三文治、牛油多、蛋撻和菠蘿包等。菠蘿包其實並沒有菠蘿,烘烤後其外形上的圖案和菠蘿相似,因而得名。
冰室轉型茶餐廳
香港主要有兩種食肆牌照:「小食食肆牌照」(業內簡稱「細牌」)和「普通食肆牌照」(「大牌」)。當然,還有非食肆牌照,包括外賣熟食、食品工場、燒味鹵味店、魚生壽司店等。
早期大部分冰室基本僅持有「細牌」,只能售賣飲品、三文治、糕餅等食物,廚房不能製作如炒飯、小菜等主食。之後,不少冰室改申請「大牌」,轉型為茶餐廳。隨著空調的發明,早年那種以凍飲為賣點的「冰室」已經消失殆盡。雖然很多餐廳以「某某冰室」命名,但實際上已經和普通茶餐廳無異。
不過時至今日,不少新開張的餐廳仍以「冰室」懷舊情懷作招徠,因為對於香港人來說,「冰室」是一個集體回憶;尤其那些由「冰室」飲食文化而衍生出的港式美食,如菠蘿油(菠蘿包中間加一塊厚牛油)、紅豆冰、蛋撻等,已經成為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亦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