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湾仔的华星冰室。(图片来源:Ceeseven/Wikipedia/CC BY-SA 3.0)
【看中国2021年12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报导)近些年香港怀旧饮食文化再次兴起,大批“冰室”重现街头。据报导,“冰室”早在1950年已经出现在香港,自此成为香港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冰室”是如何起源的?
湿热的香港
地处亚热带的香港一年中有十个月都天气炎热。冬季寒流来袭,即使早晚气温跌到10多度,待太阳出来后,温度马上回升至20多度。每年惊蛰过后,香港天气从冬季的干爽骤然转为潮湿。炎热加潮湿可谓香港的恒常状态。香港3月至9月的平均湿度超过80%,其余月份也在70%上下。最潮湿的日子,大气湿度可达90%以上,洗完的衣服晾数日也不干,墙身因为湿气而发霉。
基于此,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中一定少不了冷气机(空调)、抽湿机和风扇。有港人家庭从3月开始就使用冷气机,一直用到11月。也有港人家庭在盛夏时节,冷气机和风扇并用。
但是,早在冷气机还未出现的年代,老一代的港人是如何避暑的呢?据一位老香港回忆,1950年代后香港出现了冰室。他印象中冰室是“高楼底、有吊扇、马赛克地砖、卖冷饮”的地方。有文章介绍,早期香港冰室是因应西方饮食文化兴起而出现的,为大众提供价钱相宜的西式饮食,如各类冷饮、咖啡、三文治等轻食;其中又以消暑的冰饮,如红豆冰、菠萝冰、杂果冰等做卖点,故得以“冰室”之名。
供应冰块的雪厂
提及“冰室”,不得不提位于中环的“雪厂街”(Ice House Street)。如今的雪厂街已经成为商厦林立,世界顶级奢侈品大牌进驻的光鲜之地。但在1845年及其后的数十年间,香港唯一的冰块冷藏库(雪厂)就建址并运作于此。1845年,供应来港的冰块皆来自美国。当年货轮将美国大湖和河流冬季所产生的冰块运到香港,经过防溶化处理后,贮入雪厂待用。雪厂位于在海边,方便运冰船卸货入仓。而今香港中环经过多次填海,雪厂已经远离海岸线。
雪厂每天出冰两次,一次为清晨5时至7时,一次为下午2时至4时,每日出冰量约为700磅。当年美国冰一度独占香港的冷藏市场,直到1866年前后,苏格兰工程师约翰·凯尔(John Kyle)在香港研发出第一台制冰机,并设厂自制冰块。自此冰可在香港工业化大量生产,这对当年在港生活的英国人来说是一大喜讯。
英国地处西欧,一年四季天气干爽,气温适宜。相比之下,香港湿热到令人窒息的天气,让这些殖民者难耐。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冰——成为他们的消暑良方。
冰室大行其道
随着冰的大量生产,“冰室”也随之出现并成为香港人的日常饮食文化。熟悉香港美食和文化的黛珊麦·克莱恩(Daisann McLane)在BBC报导中说,“人们现在都不再记得,没有空调的香港是多么可怕”,“那时候,电很稀缺,没有冰箱,所以,在香港盛夏的时候,你在冰室可以买到冷饮,这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中有一段小插曲:香港在1941年至1945年被日本占领,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在8月30日抵达香港,才结束了香港日占时期。英国再次恢复管治香港,这亦被称为“香港重光”。
香港重光后,数十万来自中国大陆的劳工陆续返港。1950至1960年代,“冰室”开始遍布香港大街小巷。“冰室”为这些劳工们提供休息和饱餐的场所,除了供应消暑冷饮外,还提供实惠的港式轻食西餐,如三文治、牛油多、蛋挞和菠萝包等。菠萝包其实并没有菠萝,烘烤后其外形上的图案和菠萝相似,因而得名。
冰室转型茶餐厅
香港主要有两种食肆牌照:“小食食肆牌照”(业内简称“细牌”)和“普通食肆牌照”(“大牌”)。当然,还有非食肆牌照,包括外卖熟食、食品工场、烧味卤味店、鱼生寿司店等。
早期大部分冰室基本仅持有“细牌”,只能售卖饮品、三文治、糕饼等食物,厨房不能制作如炒饭、小菜等主食。之后,不少冰室改申请“大牌”,转型为茶餐厅。随着空调的发明,早年那种以冻饮为卖点的“冰室”已经消失殆尽。虽然很多餐厅以“某某冰室”命名,但实际上已经和普通茶餐厅无异。
不过时至今日,不少新开张的餐厅仍以“冰室”怀旧情怀作招徕,因为对于香港人来说,“冰室”是一个集体回忆;尤其那些由“冰室”饮食文化而衍生出的港式美食,如菠萝油(菠萝包中间加一块厚牛油)、红豆冰、蛋挞等,已经成为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亦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