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項鍊(組圖)


身戴首飾的魚籃觀音。學者認為,瓔珞是菩薩、天女配戴的飾物,根據不同長度可作為頸飾、胸飾、腹飾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莫高窟裡,諸天菩薩胸前各色寶石串成的珠鏈,叫什麼名字?《紅樓夢》中,象徵金玉良緣的寶玉項圈和金鎖項圈,又有什麼來歷?千百年來,從印度到中土,從天國到世俗,有一種來自佛教的飾品,逐漸成為中華古代首飾中精美華麗的一類。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瓔珞

何為「瓔珞」?

瓔珞,是出自梵語Keyūra。從字面來看,瓔,是似玉之石;珞,為石堅硬貌。瓔珞並稱,指的是各種珠玉、寶石製成的裝飾品。《說文》中未收錄二字,卻有同音的詞語「纓絡」,意為紡織物編織、連綴而成的冠飾或頸飾。這起源於印度的習俗,印度的貴族男女都以此裝飾。

瓔珞一詞,最早出現在漢譯佛經中,如《中阿含經》載:「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南朝的《玉篇》明確解釋為「頸飾」。大概可以推知,瓔珞飾品隨著佛教東傳而走進中原漢人的視野,藉已有「纓絡」之意創造出新詞「瓔珞」。

實際上,在佛經以及史書中,瓔珞有時也和纓絡通用。那麼西來的瓔珞到底是什麼樣的首飾呢?今天的學者們通過考證佛經,認為瓔珞是菩薩、天女配戴的飾物,其形制以項飾為主,根據不同長度可作為頸飾、胸飾、腹飾等,但也不局限於頭飾、鐲釧、耳飾等飾物。

按照材質來說,瓔珞有單一材質和多寶之分。《添品妙法蓮華經》中說:「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其中真珠、摩尼珠等皆是天界的名貴珠寶。

多寶瓔珞,也就是用多種玉石組合而成,也叫雜寶、眾寶。其中最知名的要屬「七寶瓔珞」。《佛本行集經》載:「七寶所成。硨磲、瑪瑙、珊瑚、琥珀、黃金、白銀、及以琉璃。」關於佛教七寶的具體內容,歷來說法不一。但是仍然可以推知,七寶瓔珞是由珍珠、寶石、金銀等七種名貴材料製成的高檔首飾。

瓔珞堪稱世間奢華之物,比如無盡意菩薩的一條瓔珞就價值「百千兩金」。佛國世界是光明殊勝、輝煌絢麗的,菩薩們的飾品自然是由稀世珍寶製成,並且光彩奪目、明豔照人。

瓔珞如此華美寶貴,在佛教藝術中,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裝飾了,能夠展現佛法的美好和聖潔。對於塵世的善男信女來說,瓔珞是供養神明的寶器。佛經中,神佛曾許諾,世人若誠心用瓔珞、天衣、寶蓋、妙車、寶床等奇珍異寶供奉,就可以得到庇佑,實現心願。因此,在現存的佛教雕塑、壁畫中,隨處可見配戴各種寶石瓔珞的菩薩像。

在佛教盛傳的過程中,瓔珞也成為印度以及中華王朝周邊各國貴族青睞的飾品。在歷代史書的記載中,印度的王公貴族,常常是「頭戴花冠、身佩瓔珞」的裝扮,而釋迦牟尼早年做太子時,也有「瓔珞莊嚴身」的說法。其它國家的情況與印度相似,比如扶南國王,著法服、加瓔珞,仿照佛像之飾;狼牙修國的女子,瓔珞繞身;婆利國王喜戴花冠,上面裝飾著珍珠瓔珞。

菩薩的瓔珞有多美?

佛教傳入漢地後,早期的漢人工匠在塑造佛像時,都是模仿印度、西域的樣式,因而諸位菩薩配戴的瓔珞也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格。隨時間推移,佛教文化與中華文化相融,佛教藝術也逐漸有了本土特徵,瓔珞也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元素,並且在紋飾、造型、組合方面,極盡華麗繁複之能事,凸顯出飾品的細節之美和工藝之精。

按照長度不同,瓔珞可分為位於胸部以上的短瓔珞、長及胸腹之間的中瓔珞,以及下垂至腰部以下的長瓔珞。瓔珞有單圈也有多圈,而且經常是長短組合使用,沒有固定的形制或等級之分,尤其注重一個「美」字,將莊嚴身體的裝飾作用發揮到最大。

營建千年的莫高窟,是中華佛教藝術的精華,其中的菩薩尊像,能夠代表中華歷代的藝術高峰。莫高窟中的瓔珞飾品,短者有盤狀式和項圈式兩大類,主體有的是寶石與金屬連綴或單純聯珠,可鏨刻紋樣,也可懸掛墜飾、流蘇,造型複雜多變。

中瓔珞大多是聯珠式,也有金屬拉絲質地,呈U形或交叉形裝飾胸腹。而長瓔珞除了交叉式,還增加斜掛式,裝飾感更強。

隋唐以前,莫高窟的瓔珞飾品大多是短、中瓔珞組合,到了唐朝風格漸趨穩定,以項圈式短瓔珞和長瓔珞的組合最受歡迎。

像初唐的第57窟壁畫中,有一尊菩薩像被譽為「美人窟」。這位菩薩是南壁的一位脇侍菩薩,她的瓔珞刻畫,十分細膩傳神。整體結構是雙層短瓔珞搭配交叉式長瓔珞的組合,金燦燦的項圈鑲嵌著名貴寶石,各部分的連結件也以寫實手法描摹,與整體華麗的衣飾完美結合。

另外,法海寺中的一幅水月觀音像的壁畫,也完美地展現了瓔珞型態。聯珠式的短瓔珞,以及點綴著團花造型鑄件的交叉式長瓔珞,形成錯落有致、濃墨重彩的裝飾效果。而菩薩的寶冠兩側,有長長的瓔珞流蘇垂下,她的手臂、手腕、耳垂甚至足部,均配戴了風格相似的多寶鐲釧、耳墜、寶帶等飾品,反映了瓔珞繁麗豐富的特點。


此圖為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女供養人像,畫中人配戴著綠色寶石串成的多圈短瓔珞。(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富含吉祥寓意的古代頸飾

瓔珞雖然在印度等地成為貴族配戴的飾品,但是在中華王朝經歷了漫長的沉寂時期。兩漢至魏晉時期,瓔珞沿著佛教傳播的路徑,只在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流行。這時的漢族女子,大多崇尚清高、雅致的風格,而且有重頭飾、輕項飾的傳統。因而她們幾乎不會親自配戴瓔珞,這一點從傳世的仕女圖中也可發現。

進入隋唐的文化盛世,瓔珞彷彿一下子走進了漢族女子的視野。不獨佛窟內女性供養人的壁畫上,出現了多圈的奢華瓔珞,瓔珞還走進宮廷,成為貴族女子喜愛的新奇頸飾。隋代貴族幼女李靜訓墓中,出土了一條純金嵌寶的單圈短瓔珞,千百年後依然光彩熠熠。

這條瓔珞由28顆鑲嵌珍珠的「蜻蜓眼」金珠串成,當中的主體為圓弧形純金寶石拖盤,鑲嵌撞色風格的紅藍色寶石,周邊還有細膩的紋飾。與之呼應的扣頭部分,也是精工細作的寶石金托,而且最中間的青金石戒面陰刻鹿紋,於細微處更顯貴氣逼人。飾品的整體,呈現出濃郁的波斯風格,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在中原的影響。

在繁榮的樂舞文化中,瓔珞也迅速走進人們的視野中。盛唐時期的女舞俑身上,也可看到樣式簡約卻名貴的短瓔珞。

據唐人朱揆的《釵小志》載:「上皇令宮伎佩七寶瓔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終,珠翠可掃。」《霓裳羽衣曲》表現的是月宮仙女的宮廷樂舞,因而宮女們在演出時,配戴巧奪天工的瓔珞飾品,最是相宜。隨著舞蹈節奏和舞姿變化,瓔珞上的珠玉珍寶亦隨之搖動,發出叮噹清越之音,更將傳統舞蹈的空靈秀美展現出來。

宋元以來,瓔珞漸漸淡出漢族女子的妝奩,一種形似短瓔珞的項圈,卻成為孩童的飾物。這種項圈,大多墜著一枚「長命鎖」,具有驅邪避災的祈福寓意。而元朝統治者本就來自漠北的蒙古民族,瓔珞重新成為王公貴族的飾品,時常出現於宮廷中的宴會、歌舞中。

再回到開篇提到的《紅樓夢》,它雖然成書於清代,背景卻是明代。大概是綜合了宋元兩代風俗,瓔珞大多為短款項圈式,搭配長命鎖、如意、護身符等吊墜,並點綴簡單流蘇,成為男女皆可配戴的流行飾品。比如賈寶玉日日不離身的金螭瓔珞,由五色絲縧繫著通靈寶玉,其上鐫刻「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寶釵的金鎖瓔珞,就是典型的長命鎖項圈,同樣鏨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吉讖。

由於對神佛的信仰,人們千百年來,模仿著將瓔珞配戴己身。曾屬於天國菩薩的瓔珞,最終飛入塵世百姓家,成為一款寄寓美好祝願的項飾。這大概,也是神佛對眾生的一種祝福吧。


張大千繪製的觀音菩薩(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本文留言

作者蘭音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