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筌自知比不上吳道子的鍾馗畫,遂不改動原畫而另畫一幅。(示意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我們都知道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而古人在這些方面也是力求真實的。現在的人做事為求快,時常偷斤減兩,在繁瑣的細節上馬馬虎虎,而素樸的古人做事情較為踏踏實實,不僅記錄的東西能流傳千年、讓後人可信,連在藝術上追求真實的精神都徹底的十分驚人、令人感歎、佩服。在此以王維和吳道子為例。
畫家的求真精神
有一次,王維到位於京城長安招國坊裡的庾敬空宅,看到室內牆壁上畫有一幅《奏樂圖》。王維看了一會兒笑了。同去的人問他笑什麼?王維說:「這幅畫畫的是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有好求真的人聽了這件事情後,特意請來樂工檢驗,樂工說一點差錯也沒有。(出自《國史補》)
力道準確的吳道子
在唐朝人吳道子畫的一幅《鍾馗捉鬼圖》中,可以見道鍾馗穿的是藍衣衫,一隻腳用皮裹著,一隻眼睛細瞇,腰上掛著一隻笏板。頭髮上面繫著一頭巾,蓬亂的頭髮一直垂到鬢角。左手捉住一隻鬼,用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這幅畫筆力遒勁,實在是深得唐朝時的繪畫的神妙。
收藏這幅畫的人,將它進獻給後蜀君王孟昶。昶非常喜愛這幅畫,曾將它懸掛在宮寢內。一天,孟昶召見黃筌讓他來欣賞這幅《鍾馗捉鬼圖》。黃筌一看到這幅畫,連稱妙絕。黃筌謝過恩後,孟昶說:「畫上的鐘馗如果用拇指掐鬼眼睛,會更有力些。請你試著為我修改一下。」黃筌聽了後請孟昶允許他拿回家裡去改。仔細捉摸了好幾天,黃筌總覺得沒法改動。於是另外繃好一幅白絹重畫了一幅《鍾馗捉鬼圖》,和吳道子的原畫一起進獻給孟昶。
孟昶看了後問:「我本來讓你改畫,為什麼另畫了一幅?」黃筌回答說:「吳道子所畫的鐘馗,全身的力量,人物的神情、眼神,都集聚在第二指上,不在拇指。所以,我不敢輕易給改動。我現在畫的這幅,雖然趕不上吳道子畫的那幅,但是人物和全身力氣和心思卻都集聚在拇指上了。」
孟昶聽了後非常高興,非常讚賞黃筌的才能。於是賞賜給他彩緞、銀器等物,用以表彰他的卓有見識。(出自《野人閒話》)
藝術來自神傳
藝術的背後,是有真內涵的。前段時間看一部電影,裡面提到這麼個典故。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畫家畫了一幅山水畫,然後請一位普通的畫師仿製了一幅。仿製的畫看上去和真的沒有多少區別,很多著名的鑑賞家都分不出哪幅是真的。
這位名畫家拿來一隻籠中鳥,分別放到兩幅畫的邊上,當放到那副真畫邊上時,小鳥快樂的叫不停,仿佛真的到了山林一般。可是小鳥對那副仿製的,一點感覺也沒有。這就說明真實的好的畫背後是有我們看不到的內涵的,人看不到小鳥卻感應到了。
能夠流傳下來的那些好的作品,都是真實的。而真實的背後還有非常神的內涵。這個內涵叫靈性也行,其實就是神的一面的存在。
藝術是神傳給人的,人只有尊重真實,用心去做,才會有好的作品問世。因為好作品的背後,是有神的因素存在的。佛像開光也是這個原因。
責任編輯: 袱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