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不過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生一世,不過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
一、拿得起,是一種勇氣
生而為人,也必須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拿起不容錯過的、能讓自己成功的機會。
拿得起是一份勇於承擔的勇氣,是肩負重任的堅毅。拿得起屬於自己的責任,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和尊重。
兩度擔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奉行「最偉大的勇敢就是責任」,他活躍於異國他鄉的炮火中,在南非他曾被俘獲關進監獄,但他冒著生命危險越獄,回到了英國。
二戰來臨時,他臨危受命擔任戰時首相,發表了那場激動人心的演講:「盡我們的全力,盡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去作戰,對人類黑暗、可悲的罪惡史上空前凶殘的暴政作戰。」
可以說是丘吉爾的負責和勇敢拯救了戰時的英國,丘吉爾被英國人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丘吉爾被人記住和敬仰的原因就是,他比別人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
現如今,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著或多或少的責任,家庭、工作等等都是你的責任所在。想要更好地維護家庭,那就需要做好比其他人拿起更多家庭中責任的準備;想要在工作中成功,那就要承受得起比失敗者更多的努力和艱辛。
二、放得下,是一種智慧
我們學會了拿得起,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能夠朝著方向努力前進。但是,世間道路有很多,你緊緊得握住手中所得,不學會放下手中的東西,就很難獲得其他的東西,比如自己的本心。
放得下是一種智慧的態度。
佛家有言「放下,便得自在」、「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儒家文化經典《菜根譚》中有言:「有事時心易奔逸,益惺惺而主以寂寂。」心中被事情填滿的時候,容易被衝動主導,這就是放不下的壞處,放得下就是為了讓自己的頭腦重返智慧和冷靜。以陶淵明為首的魏晉人士,被後世所敬仰的魏晉風骨,強調的就是放下世俗,追尋本心,放下的狀態就是頭腦最智慧的狀態。
人們常常感嘆,為何時代進步了,人卻越來越難過了。那是因為,時代的進步帶來了過多的事物,不論好壞,我們想放下這些東西要比以前困難多了。因為太過在乎成敗得失,所以深陷在慾望的深淵裡無法自拔,很難從情緒裡走出來。因此,我們需要用放下的智慧來面對,這樣才能心境明亮,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菜根譚》中用「飛蛾投火」來形容人的痴迷,不懂放下自在,不願及時回頭,智者無為,愚人自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儒家文化名典《幽窗小記》中有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就是最好的放下。心中不要裝著悔恨和淚水,而要有明月和清風;不要只想著過去的苟且,放下他們,等待著你的還有詩和遠方。
老子在其《道德經》中言:「每臨大事有靜氣」。
一個人,面對任何事情,越是沉著冷靜,就越能拿得起,放得下,在當今浮躁的社會,越是沉靜的人,越能成功。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