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香港的「小」和「大」(圖)
圖為在尖沙咀對望香港島夜景。(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6月3日訊】1980年,著名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亦稱佛利德曼)來香港拍攝經濟節目《選擇的自由》。節目中他稱讚道,「想要了解自由市場真正運作,就要去香港」。 香港天然資源貧瘠,土地面積只有千餘平方公里,可謂「彈丸之地」,唯一擁有的天然優勢就是一個「港闊水深」的維多利亞港。當年這個彈丸之地上生活了450萬人,大部分資源要靠進口,但這並沒有停止香港飛速發展的腳步。是什麼令香港在70至90年代的30年間一躍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呢?
殖民地時期的小政府
上世紀50年代時,佛利民已經多次到訪香港,並結識了英殖政府官員郭伯偉(Sir John James Cowperthwaite)。郭伯偉在1961年至1971年期間出任香港財政司,主張「自由放任」政策,維持低稅率政策的同時,還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繼任財政司夏鼎基(Sir Charles Philip Haddon-Cave)延續了郭伯偉的政策,並將其正式定名為「積極不干預政策」。
佛利民認為,自由社會的政府和人民是僕人和主人的關係,人民是社會的主人,政府服務於人民。政府須維護社會公義,但不能過份干預社會運作,包括自由市場。他認為,「沒有人用別人的錢時,會像用自己的錢一樣這麼謹慎。」他曾批評西方政府高稅收、高福利的政策,認為政府在亂花百姓的錢。而港英政府推行零關稅、低稅收政策,香港個人薪俸税最高税率僅為15% 。
佛利民從經濟角度分析,在「積極不干預政策」下,香港人被賦予充分的自由,可以盡情發揮才智,去從事各類商業活動,令香港經濟蓬勃發展。
麥理浩在1971年至1982年出任香港第25任總督,在任期間他推行小政府政策。香港時事評論人蕭若元曾表示,當年的香港「你感覺不到政府的存在」。蕭若元稱讚麥理浩說,「後來的香港更多是麥理浩的香港」,他引入各項改善民生的計劃,還建立廉政公署,將香港的貪污一掃而光,同時持續放鬆對香港的管控,「其實當年港督不是向英國負責,他們整天為香港著想,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當然,香港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自由,還有法治以及廉潔的政府作為基石。蕭若元讚歎道,當年香港的法治超越美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絕非虛言。
主權移交後的大政府
2019年,香港再度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這是香港連續25年蟬聯桂冠。去年,香港首次敗給新加坡,但仍位居第二。今年,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則榜上無名。基金會表示香港已經失去自治,完全由北京操控,以後將把香港納入排107位的中國一起評分。
當年佛利民曾表示,政府干預愈大,其重要性亦相應增加,那麼誰人控制政府則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佛利民於2006年11月離世,就在去世前的40天,他以「香港錯了」為題,發表文章批評曾蔭權政府,並對港府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感失望。
1997年後,香港政府在北京的操控下逐步淪為傀儡政府、極權政府。而極權政府的特徵就是「大政府」主義,當局要管控社會的方方面面,由經濟、文化、教育到傳媒,甚至到每個人的思想,一切皆以政治掛帥。政府和人民的關係由僕人和主人,倒轉變成主人和僕人。
同時,為了將一個秩序井然的小政府社會變成大政府,當權者不惜引發事端,製造混亂,令社會嚴重撕裂,然後再推出一個凌駕於一切現行法例之上的國安法,監管社會的方方面面。當局告訴人民:是自由導致了今日亂局,因此要靠法例來規管你們,「法治」變成「法制」。至此,這個無形之鐵腕就開始箝制整個社會。大政府下的人民喪失各種自由,社會亦隨之失去以往的活力。
如今,這個大政府要建造大白象工程——造價6,200億港元明日大嶼,還動用80億港元公帑作為國安開銷……雖然這個大政府還未廣泛觸及香港的經濟,但已經撼動了自由經濟的根基,目前如同一幢搖擺的大廈,一旦「社會主義經濟」殺到香港,大廈便頃刻坍塌。
小政府成就了東方之珠,又為之增添了耀眼的光芒;大政府泯滅了這道光芒,亦令「東方之珠」成為歷史。這代港人重蹈70年前國人的命運,再度背井離鄉逃離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