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茶文化,許多人會想到茶聖和茶仙的典故:「三篇陸羽經,七度盧仝碗」。圖為明代《惠山茶會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提及茶文化,許多人會想到茶聖和茶仙的典故:「三篇陸羽經,七度盧仝碗」。幾乎大家都認識響噹噹的「茶聖」陸羽,但這一位「茶仙」盧仝,究竟是何人呢?此文就為大家介紹這一號對茶文化有莫大貢獻的人物。
陸羽和盧仝,這兩位唐代的清高隱士一再於茶文化中,展現黃金光輝。陸羽寫了三卷十節七千多言《茶經》,傳下了中國古來到唐代最完整的實用茶書,被奉祀為「茶聖」、「茶神」;盧仝抒情抒志的詩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稱《玉川泉歌》,俗稱《七碗茶歌》,古今傳誦不絕,還流傳東瀛日本,「茶仙」盧仝遂在茶史名留千古。
盧仝是河南濟源縣人,祖籍范陽,性格高介、節操清亮,安貧喜愛讀書,他的茶歌中以戲謔的筆法自稱「腸中僅有五千卷」。他一生不願入仕為官,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在他的《憶金鵝山沈山人之二》一詩中,以對比的形式自況:「君愛煉藥藥欲成,我愛煉骨骨已清」,可以看到他重視內在生命的提昇,把功成名就、生活的舒適拋到腦後。《唐才子傳》卷五記載他志節清介,拒絕為官:「朝廷知其清介之節,凡兩備禮徵為諫議大夫,不起」。
一生愛茶成癖的盧仝,對茶、對泉水都非常講究,他自號「玉川子」表明隱居地點在玉川,也反映他飲茶極為講究用水。據《濟源縣誌》記載,他居濟源縣時,經常在「玉川泉」汲水烹茶。
盧仝有《玉川子詩集》傳世,他的詩風奇詭險怪,人稱「盧仝體」,並受到韓愈的推崇。盧仝最令人推崇的莫過於《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也就是俗稱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這首《七碗茶詩》從唐迄今傳誦不絕,但它並非是單獨的一首詩,它其實是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節選。這個故事全是起源自身為盧仝的好朋友,也就是諫議大夫孟簡派遣人將獲得的新茶送給盧仝。盧仝在飲用之後,即興而作此篇。由於關於「七碗茶」的一段文字著實精彩,因此常常被人取出來單列成篇。
此外,這首朗朗上口的《七碗茶詩》又稱為《七碗茶歌》,文字優美,境界深遠,可謂是歷朝歷代的茶詩中最為著名的一首。隨著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研揚,這首茶歌更是傳唱廣遠。
責任編輯: 云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