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檢閱八旗將士(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射藝,「六藝」之一,而弓箭是遠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彈射武器,相傳是黃帝發明了弓箭,甲骨文中的「侯」字,形像箭矢射向箭靶,上古時期,勇武為尚,善於射箭能中者為首,這也是諸侯之侯的來歷。
弓箭在春秋戰國時開始被廣泛應用,被列為兵器之首。當是時,諸侯紛爭,群雄逐鹿,弓箭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出現了一大批像養由基那樣的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而曾任魏國上地郡守的李悝,為提升軍力,甚至頒布了著名的《習射令》,規定以射箭來決斷訴訟案的曲直。也就是,兩人有糾紛來打官司,直接拉到靶場,比賽射箭,射箭勝者勝訟。
此令頒布之後,人們都日以繼夜地練習射技。後來在與秦國人作戰時,由於魏軍射技精良,大敗秦軍。雖然以射斷案未免偏頗,但足見弓箭在古代的重要程度。在漢代很多地方設有專門的機構教授射藝。西漢還規定每年秋季,對邊塞軍士進行射箭考核,以考核成績決定獎罰。這種考試被稱為「秋射」。
古人視射技即是一門武藝更是一門戰術。在古代典籍裡都有不少濃墨重彩,生動逼真的弓箭戰鬥場面:「兩軍相遇,弓弩在先」;「強弓硬弩,射住陣腳」;護住陣形,以拒敵軍「一箭之地」;無論是攻城奪寨,還是伏擊戰,陣地戰,都可以弓箭為利器,「先下手為強」。即便是火器問世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弓箭仍以它的輕巧靈便的長處,繼續服役軍中直到清朝末年。
收藏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遼(五代後唐)耶律倍(李贊華)《獵鹿圖》卷
射以觀盛德
射藝也是儒家認為公卿大夫必須通曉的「六藝」之一。意味深長的是,應尚武而生的弓箭,卻成為了儒家禮樂教化的工具與方法,儒家通過「射禮」引導社會走向平和——有在天子重大祭祀時候的「大射禮」;有每年春秋各州為教民禮讓、敦化成俗的「鄉射禮」;還有在國君會盟、宴會上的「燕射」等等。以「鄉射禮」為例,從「鄉飲酒禮」到「番射」,也就是三輪比賽射技,再到「旅酬」,也是按尊卑之序,交替酬酒,直到全部輪遍。酬酒過程中,堂上堂下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而止……其中無處不體現著禮讓、謙遜、尊卑、禮尚往來的內涵。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弓馬殺伐,本是勇武之力,著重於蠻力與射技,然而孔子認為這只是「主皮之射」,在古代,箭靶多以獸皮或布來製作,通常以「皮」來概稱。孔子認為這種只看重武力的射技有違古道,能否射中「皮」主要是體能,不值得看重;更應該看重的是射手的德行和修養。儒家講仁,「克己復禮為仁」,把尚武、放縱蠻力的「主皮之射」與內斂、克制、禮樂結合起來,正是儒家提倡的「克己復禮」的「仁」之所在。通過「射禮」教化民眾,移風易俗,把「武」與「仁」,「力」與「德」完美的統一在一起。
乾隆大閱圖(以上圖片來源均為公有領域)
射藝與修身養性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或武術技能,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
《禮記》中說「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儒家認為射箭的過程就是一個反省、積蓄、進取的過程,射箭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調整好自己的體態心志,所謂「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發而不中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因此不要怨天尤人、向外找,應該反躬自問,找自己的不足。
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說:君子以修身重德為本,所以不妄自與人爭強好勝,如果說一定要比個高下的話,那就是比射藝了;爭勝之時要「揖讓而升」,也就是上堂比射的一連串禮節;而後「下而飲」,一起下堂飲酒,是謂「君子之爭」。
神韻的視頻截圖(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神韻演出中的弓箭
歷史上著名的神射手典故有很多,如后羿射日,漢代「飛將軍」李廣射虎穿石,還有唐初大將白衣神射薛仁貴「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的故事等等。
神韻舞蹈《弓箭舞》展現了一群古代弓箭手「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的高超技藝和雄健身姿,以及古代男子的陽剛之美。
而神韻舞劇《嫦娥奔月》中的后羿專心苦練射箭的功夫,最終成功射下天上的九個太陽,留下適合居住的一個太陽,解救了千萬百姓。
五千年歷史長河,抬頭皆是故事,俯首全是文章,傳統神傳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是神韻演出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不同於百老匯或古典芭蕾的經年不斷演出固定的節目。神韻演出是每年一套全新的節目製作,從舞蹈,舞劇,原創音樂到服飾,天幕,每年一套全新製作!真可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戲不同!朋友們,一定不要 錯過這一生必看的演出啊。
責任編輯: 伍鑲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