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價不斷飆高 李克強的首要任務有尷尬(圖)


種源被「卡脖子」仍是北京當局的尷尬事兒。(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5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國際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不斷走高,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是事關國家安全的首要任務。但是,種源被「卡脖子」仍是北京當局的尷尬事兒。

中國國務院官方網站5月7日發布的新聞稿顯示,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保障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大局,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

李克強表示,確定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玉米大豆生產者的補貼。同時做好糧食收購、儲備和市場調節,保障供應和價格穩定。此外,要遏制耕地「非農化」,保持18億畝耕地紅線。

中國經濟學者任澤平曾在名為《中國土地資源稀缺嗎?》的文章中指出,中國人均耕地面積低於美國的0.47公頃,但高於日本的0.03公頃、韓國的0.03公頃,和英國(0.09公頃)接近。 

北京當局今年首次把糧食產量納入宏觀經濟調控目標,要求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中國官方歷年按照慣例都說糧食豐產豐收,即使去年很多省份遭遇洪災,也一如既往宣布糧食豐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號召「制止餐飲浪費」,隨後官方開始大肆宣傳,於是中國民眾開始擔心糧食安全問題。因為中共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中國民眾認為,中央領導人強調什麼問題,那麼被強調的事情,肯定出了問題。

4月20日,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劉莉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氣象年景不容樂觀,旱澇、極寒、極熱等極端天氣可能多發,重大病蟲害也呈重發的態勢。

現在,李克強又再次強調保障糧食安全是事關國家安全的首要任務,一時間外界議論紛紛。

受疫情阻滯經濟活動和天氣狀況不佳等因素影響,全球一些農產品生產國正遭受衝擊,農產品期貨價格不斷走高。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5月4日交易數據,玉米期貨價格為6.97美元/蒲式耳,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受玉米期貨價格走俏,帶動小麥、玉米等價格同步創出近8年新高。小麥期貨價格7.27美元/蒲式耳,大豆期貨價格15.38美元/蒲式耳。

4月29日,國際穀物理事會(IGC)發布的《穀物市場報告》預計,2020/21年度由於玉米產量降至八年新低,預計全球玉米庫存大減,導致穀物庫存降至五年新低。

由於除稻米外的所有其它成分均強勁上漲,4月份IGC穀物和油籽價格指數(GOI)達到285點,比3月份上漲8%,同比上漲54%,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IGC表示,GOI創下8年來新高,因為「天氣擔憂和供應前景趨緊,提振玉米、小麥、大豆和大麥價格的上漲。」

在需求方面,IGC稱,全球穀物2020/21年度消費量,同比增幅達到4400萬噸。然而,這一週期產量同比只提高3600萬噸。與從同時,自2020年中期以來,全球大豆價格持續上漲,包括中國在內的需求強勁。2021/22年度,全球大豆貿易量預計達到創記錄的1.734億噸,略高於上年已經大幅提高的貿易量。

中國除了需要大量進口糧食之外,還有一件尷尬的事情:種源被「卡脖子」。

據《第一財經》5月3日報導,豐樂種業副總經理、總農藝師王浩波以農作物為例,認為「卡脖子」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從種質資源來看,儘管中國作物種質資源庫存有50多萬份種質材料,但真正進行過精準鑑定的不到1%。

二是從作物品種來看,一些高端蔬菜,比如炸薯片用的馬鈴薯、高端番茄、西蘭花等,依賴進口。還有就是中國的育種力量還存在不足。

三是從種業技術來看,中國種業的基礎創新能力較弱。工具基礎性的原始技術在國外。「這就相當於軟體系統,國外科學家已經研發了很多年,雖然中國在某些方面可能也有個別專利,但大部分都是在其基礎之上進行修修補補。繞來繞去,始終繞不開別人的成果,自然也就無法替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