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假資訊威脅 學者:反成就「台灣模式」(圖)
台灣面對北京「假資訊」威脅,仍然平安度過了2020年總統大選及武漢肺炎防疫初期。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對此表示,有強化必要跨部門合作。(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1年5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台灣面對北京「假資訊」威脅,仍然平安度過了2020年總統大選及武漢肺炎防疫初期,台傳播學者昨天聯合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對岸威脅之外在壓力促成了國內對抗假資訊之免疫力,且再加上政府、公民社會及網路平台三方制衡又協力,並達成「台灣模式」之打假成就。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對此表示,2年前已成立任務編組「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時,就有討論過是否成立專責機構,為因應假訊息之態樣將增多,且防制上越來越嚴峻,有強化必要跨部門合作。
據《自由時報》報導,「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公布了研究報告,並集結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洪貞玲、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暨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暨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3位聯手分析彙整「台灣如何對抗不實資訊-跨部門合作模式分析」。
洪貞玲指,經濟學人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地方,但在網路上台灣更是被視為受國外不實資訊攻擊最危險最多的國家,主因是北京沒放棄武統台灣,而這外在壓力反促台灣捍衛自由民主的動機,又經歷2018年日本關西機場假資訊的事件,讓國內記取了教訓,提高不實資訊之免疫力,聯手不同部門,形成「台灣模式」,才平順度過了2020年總統大選乃至於疫情初期。
通過深度分析上述議題,3人彙整出了跨部門合作的「台灣模式」,包含政府、公民社會及網路平台三方協力;對此洪貞玲表示,2019年政府公布了防制假訊息之政策,也修正了食安法、災防法、糧食法等5項法案,處罰謠言散布造成危害者,再加上NCC懲處、司法判決、教育部之媒體素養等多元齊下,以務實因應假資訊。
胡元輝也指,台灣傳統媒體比較難發揮打假之功能,但2013年起公民社會就自主發展了防制,扮演執行、倡議、培力跟監督等角色,「新聞小幫手」、「美玉姨」、「防詐達人」等,可未來如何使用數位工具來自動化打假,這是下一步。
據《中央社》報導,羅世宏更表示,「台灣防制假新聞」模式是相當和諧、緊密且有效率;自2018年開始,多個網路平台均積極投入防制、推廣媒體素養。雖然期間仍然有很多不實之訊息,但無危害秩序與公平太大。
羅秉成還認為,目前台跨部門合作防制假訊息仍有強化之必要,因為政府機制仍是2年前「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編組,雖有跨部會之協調機制,可這種任務型編組是相對鬆散,「既非定期也不是專責,原因在於成員都有各自的其他業務」,因此是否得有部會專責來處理,是剛成立編組時就持續在討論中。
羅秉成指,當時認為不成立專責機構與訂定專法之原因,在於處理假訊息的範疇為「言論」,如果設立專責機構「就會有東廠的批評飛過來」;至於無訂定專法,是因檢視各國作法亦幾乎無專法、甚至是不成熟,如果其它國家有成功經驗,則台灣訂定專法便有成功機會。
不過羅秉成認為,法律懲罰散播假訊息是後端,在法制跟政策面可做的便是事前抑制,即目前正在研擬之數位通訊傳播法,可必須要和平台業者做溝通、不能強推。
羅秉成最後強調,防制假訊息未來越來越嚴峻,是因為它會演化、產生新態樣,比如會從臉書轉到其它陣地;且另一類型假訊息,則異於散客隨機地轉傳訊息,為敵對勢力有系統、有組織的攻擊,就是現在常常提及的「認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