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挫習近平這構想 企業離開中國已生漣漪效應(圖)

 2021-04-13 09:1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習近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片來源: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4月12日讯】在美中貿易戰爆發之後,美日等國政府陸續採行措施鼓勵企業撤離中國。雖然《財新網》(Caixin)於今年1月刊登的文章中聲稱「製造業逃離中國被誇大了」,不過創辦《中國老闆新聞》(China Boss News)且擔任總編輯的國際財經律師布蘭道(Shannon Brandao )於稍早撰文認為,製造業確實已經正在離開,北京當局正忙著拖緩他們的步伐。目前出現的漣漪效應,衝擊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雙循環」構想。

布蘭道援引中國商務部的報告指出,2018年1月到5月期間,對中國投資排名的前10名國家與地區分別為: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日本、美國、英國、澳門、荷蘭與德國。這些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佔中國外資高達95.2%。

從最近的消息顯示,來自於台灣、韓國與日本等投資大國的製造商,現今正大批離開中國大陸,雖然當局很少對外公開承認外企逃離一事,他們仍然在努力地保留讓這些外國直接投資。

3月,台達電子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們已經計劃「減少90%」的中國勞動力。即使未發生中美衝突,中國大陸也不再是一個製造的好地方。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工資上漲與員工的離職率高之故。

2020年12月,據《亞洲時報》報導,在OVID-19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封鎖與短缺等因素造成生產中斷,人們對於日本的供應鏈太過度依賴中國,以致產生了國家安全方面的憂心。日本政府已為願意離開中國而前往孟加拉國與東南亞等地的日本公司,提供了數十億日元的補貼。日本製造商亦順勢打通了「走出中國的道路」。

2019年,從韓國三星公司關閉了在廣東省惠州的智能手機工廠以來,迄今至少有60%的本地企業(包括了規模較小的輔助工廠,商店與飯店等)也被迫關閉;甚至連惠州以西的東莞長安鎮,也都感受到漣漪效應。鎮上有一家本地工廠,原本依靠三星的大筆訂單,但在三星停工之後就面臨嚴重損失,致使有成千上萬的工人,以及管理階層都被迫休假或減少工作時間,因而打擊了當地的經濟。

據《亞洲時報》報導,2020年有1,700多家的日本投資公司與製造商撤資了,此情景讓負責的共產黨幹部感到相當擔憂。在廣東、江蘇與浙江的官員,已經紛紛爭取亞洲其他鄰國的業務。

當局為了留住日本公司,已經出台強有力的激勵措施,例如用減稅的方式,並授權當地的官員購買日本汽車,以及提供財政收入,來幫助一家公司建立新的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工廠。

布蘭道指出,雖然中國官方媒體已經否認或壓低了外國公司要離開的相關報導,然而中國官員的行動,可說直接打臉了官媒的這些說詞。

責任編輯: 王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