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民國君子——陳立夫(圖)

 2021-04-08 1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民國君子——陳立夫。
民國君子——陳立夫。(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按:鑒於紅色媒體總是把民族敗類吹捧成君子,周恩來甚至被封為「民國君子」,我樂於向大家介紹被誣蔑的陳立夫。他不僅是正人君子,還像宋美齡一樣長命百歲。

在德國獲得學位卻回不了自己的故鄉後,我開始研讀中國史料。最大的感慨是以魯迅為榜樣的筆桿子的無恥。他們像魯迅一樣違背「仁義禮智信」的傳統價值,顛倒黑白,欺世盜名。

1946年,推崇魯迅的陳伯達(1904~1989)發表《中國四大家族》,對民國政要蔣中正、宋子文、孔祥熙和陳果夫家族竭盡誣蔑之能事,用惡毒的謊言為共產國際發射了一枚炸毀中華民國的重磅炮彈。

鑒於紅色媒體總是把民族敗類吹捧成君子,周恩來甚至被封為「民國君子」,我樂於向大家介紹被誣蔑的陳立夫。他不僅是正人君子,還像宋美齡一樣長命百歲。

書生報國

陳立夫(1900~2001)的叔叔是辛亥群雄之一陳其美(1878~1916)。陳其美、黃郛與蔣中正是「桃園三結義」的民國版。他們都推崇孫中山的革命理想——三民主義,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統一和民主共和而出生入死。大哥陳其美被袁世凱視為眼中釘,在利誘不成後,將其暗殺。二哥黃郛(1880~1936)反對聯俄的策略,認為「中日關係與中蘇關係比,無論如何不應該放棄日本這一條路」。可惜黃郛早逝,與他志同道合的妻子沈氏三姐妹中的大姐沈亦云在專著《亦云回憶》中展現了這位第一代民國君子的風範。蔣中正通過大哥陳其美結識孫中山後彼此賞識。孫中山去世後,蔣中正後來居上,成為革命領袖。

1925年,懷抱「科學救國」的陳立夫在美國留學時,眼見異邦的發展與建設,接受了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革命理想,申請加入國民黨。陳立夫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礦學碩士後返國,哥哥陳果夫(1892~1951)力主他聽從蔣中正的召喚,去廣州擔任這位黃埔陸軍官校校長的辦公廳機要秘書,獻身國民革命。陳立夫放棄自己當工程師的理想,從此像他哥哥一樣忠心耿耿地輔佐他們心中的革命領袖蔣三叔。

1926年,陳立夫赴任後,發現蔣中正有時脾氣很壞,特別是對軍人。所以,他就對蔣中正說:「如果有人對我發脾氣,我會立刻辭職。」蔣中正在其合作的25年裡尊重他的人格,沒有對他出言不遜。

陳立夫在其自傳《成敗之鑒》中表示,「假如我來寫中國近代史,我一定要這樣說:對於中國的統一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等艱鉅事項,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蔣先生個人的功勞」。這是那時中華志士的共同理想,也是他們效忠蔣中正的原因。

1992年,94歲的陳立夫在家接見首批大陸記者,表示他的人生觀是以創造與服務為中心,並且引以為樂。有親友求字,他也常題「創造與服務是人生兩大樂事」。

所以,當國民政府敗退臺灣後,陳立夫甘當替罪羊,引咎辭職,去美國自謀生路,開辦雞場。1969年,他在拒絕了聯合國代表等六個民國官位後,又聽從蔣中正的召喚,回臺灣做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副會長。從陳立夫一生的言行來看,他堪稱中國文化的守護者,孔子的推崇者和實踐者。他1939年就建議以孔子誕辰為全國教師節;1961年,他把以往士人所必讀的四書系統整理出版,名之曰《四書道貫》;他還為後人把孔教總結為「公以顯道,誠以律已,仁以待人,中以處事,行以成物」。

陳立夫長命百歲的養生秘訣,頭一句是「養身在動,養心在靜」,末八字為「知足常樂,無求常安」。陳立夫與哥哥就像陳其美與他倆的父親一樣和睦,陳氏家族在大中華民國位高權重,但陳氏兄弟秉承祖訓:「壽本乎仁,樂生於智,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弦歌不輟

陳氏家族與共產黨的誣蔑恰恰相反,清廉得難以想像。陳立夫兄弟之所以遭共黨大肆誹謗也恰恰因為他們是仁義之士,愛國愛民,是共黨天敵。陳立夫對做官無興趣,一直求去而不得,但為了實現三民主義的國民革命大業,他忍辱負重,先從軍,後主持國民黨黨務,為了抵制蘇俄滲透組建中統,促使一萬五千多名誤入共黨的民國青年改過自新……可惜他的諸如提防共特冀朝鼎損害民國信譽等多項良策沒有被採納。蔣中正還把匪首邀請到重慶談判。在毛澤東上門去拜訪陳立夫時,他趁機向毛坦誠他的理念:三民主義集各種主義之所長,又合乎中國文化道統之精神,才能救中國;而馬列主義來自侵略中國的蘇俄,文化思想之侵略較之任何其他種侵略為最危險。簡言之,他為了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而反共剿匪。那時陳立夫就在為實現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而殫精竭慮了。

在抗日的艱難時期(1938~1944),陳立夫在教育部部長任上,不僅發展國民教育,為國民尤其是窮困子弟提供就學機會,還聘請專家把中國人應知的中國歷史納入必修科,使中國的大學不淪為殖民者的附庸,在民國政府收回租界前先收回「文化租界」。那時的學者比如吳宓等被教育部聘請為教授。然而,中共奪取政權後,吳宓等專家學者都被迫接受外來馬列邪說,後來還被剝奪教學資格;下一輩則要麼像遇羅克一樣因出身被剝奪接受教育的權利,要麼像劉曉波一樣通過高等教育被赤化。民國政府在戰爭年代還堅持辦學,「弦歌不輟」;而馬列紅朝在和平年代居然「停課鬧革命」,鼓動學生鬥老師。

陳立夫因未能如願當採礦工程師而抱憾終生。可是他雖沒能發掘地下物質資源,卻用採礦的精神和方法,既發掘了潛在的人力資源,又開採了中國的文化寶藏並被譽為中醫的保護神。為了捍衛中醫,他曾表示,「我是採礦工程師,對於科學並不陌生,我深惡不學而好武斷的人,所以我反對對於未讀過一本中醫藥書籍的人,就一口認定中醫為『不科學』。科學必須根據事實,無事實而遽作結論,其本身頭腦就是不科學」。

在100年的生涯中,陳立夫50歲前投身於國民革命,創建和捍衛中華民國,50歲後致力於復興中華文化。1973年,為了抵擋中共統戰的糖衣炮彈,陳立夫建議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號召向大陸作政治反攻。

夫婦和順

陳立夫不僅忠孝兩全,而且夫婦和順,雖然他與妻子是包辦婚姻。13歲時,家裡就給他和同齡的孫祿卿(1900~1992)訂了婚。他大學畢業出國前夕才在親友的陪同下與未婚妻正式見面。27歲時他們結婚,白頭偕老。80歲時,夫婦在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書畫展。90歲時,他表示,「我與內人結婚已63年,從未吵過架」。因為他遵從,「愛其所同,敬其所異」。夫婦和順對下一代影響不小,所以,1994年出版的自傳中他表示達成了祖父「五世其昌」的心願。他90歲生日的全家福上,二老被25個子孫簇擁,可謂根深葉茂。

他的三子陳澤寵,繼承父親遺志,接手擔任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2005年8月赴北京旅遊,因感冒不適就醫,被大陸庸醫建議切除肝腫瘤,術後又被迫換肝,花費七十萬元人民幣後痛苦離世,享年六十四歲。但願陳氏家族能從痛苦中明白中共極權專制的危害,不解體中共,中國不可能統一,也難以在大陸復興中華文化。


責任編輯: 美玲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