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2021年的清明節與復活節在同一天(圖)


清明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021年4月4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同時這天也是西方的「復活節」。這兩個節日在各自的文化傳統中都佔有非常重要地位。根據現行公曆算法,「清明節」與「復活節」同日的概率約為1/30。如此巧合,是否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清明節和復活節的由來吧。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一書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

「清明」也是華人掃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祭祀敬神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清明祭祖自周朝開始,到唐朝成為官方節日,直至今日一直保留著清明祭掃、懷遠追祖的傳統。

民俗學家普遍認為,「清明節」起源於「寒食節」。在夏朝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已經有「寒食節」了。古代寒食和清明的節俗大多互通,宋代時清明節也是寒食的一部分。到了現代,寒食節的許多節俗被清明節承襲了。

此外,「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時節。自古以來在清明節就結合踏青春遊的習俗,不管是大人、孩童、男子,連鮮少外出的婦女都能穿上新鞋履踏青草、探春,因此清明節也稱作「踏青節」。

復活節的由來

復活節是一個象徵重生、希望與光明的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而復活節最特別的地方,並不是每年固定某一天。整體來說,復活節的日期大約都會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按照西方傳統,復活節要定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春分之後便開始晝長夜短,預示著光明大過黑暗,月圓的時候,不但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輝(月光)照耀,這也是耶穌復活,光明戰勝黑暗的寫照。

復活節雖然是基督教節日,但並非起源於基督教。

據考查,復活節名稱的來歷有完全不同的兩大來源:其一是源自於猶太教的逾越節;其二是古代慶祝春回大地的節日。

復活節在北歐叫Påske。Påske原意為「越過」的意思,指的是就猶太教的逾越節,即紀念猶太人出埃及的節日。「越過」具體是指摩西(《聖經》舊約中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先知)告訴猶太人,要屠宰羔羊,並把羔羊的血塗在門框上,因為上帝要懲罰埃及人,只要他看見血在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猶太人因此得救,走出埃及。

另外,復活節原本也是古代人們慶祝春回大地一切恢復生機的節日,該節日源於古巴比倫的愛情、生育與戰爭女神伊絲塔(Ishtar,美索不達米亞女神),後來伊絲塔成了西歐的黎明和春天女神「依絲翠(Eastre)」。證據之一是兩個名字有相似的讀音;另一證據是 Eastre 的涵義為東方(East),因為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與復活節相關的物品有復活節彩蛋。復活節彩蛋象徵生命的「新生」和「再生」,這一習俗也是源於古代,已知早於基督教耶穌基督降生之前就有了,

綜上述,可見復活節的最初起源與基督教沒有關係,那麼這個節日的存在,還有什麼特別含義呢?

充滿東方元素的復活節

你發現嗎?復活節「Easter」這個英文字似乎含有「東方」的義涵。

一篇署名為張杰連的文章分析道,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復活節充滿了東方元素,復活節的英文名叫Easter,直譯過來就是「來自東方的人」。不知是否巧合,復活節的制定卻遵從了東方曆法的特點,春分、滿月(月圓)這些中國時令的概念,對中國人來說是最熟悉的了。

作者認為,如果把復活節當作字謎一樣的破譯,復活節更像是一個神安排給人的一個大預言,預告了未來神的歸來(復活),以及春回大地般的美好盛世的到來。

翻閱古今中外享有盛名的預言,都給今天的人類留下一個重要的信息:救世的聖者出自東方,帶給人類新生的恩典。那麼復活節的謎底真的在東方嗎?

如今,復活節與清明節在同一天看似巧合的相遇,其實是在向世人傳遞什麼訊息呢?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