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故事
導言
「April Fools'Day」
「愚人節」,英文叫做「April Fools'Day」,April就是四月,「Fools'」,「f-o-o-l-s apostrophe」,這個字是眾數,又可以寫成「f-o-o-l apostrophe s」,這個字是單數,「愚人節」可以叫做「April Fool's Day」單數,又或者叫做「April Fools'Day」雙數,中文直譯過來就是「四月愚蠢的人的節日」,有些時候亦會叫做「All Fools'Day」,即是「所有愚蠢的人的節日」。
「April fools」
這個一年一度的「愚人節」訂定在每年的4月1日舉行,今年是在星期四,是西方人士彼此玩樂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會通過開玩笑、說謊話和做惡作劇來彼此愚弄,被人以玩笑、謊話和惡作劇欺騙過來的就是「愚人」(the fool),當開玩笑、說謊話和傳播惡作劇的人向被愚弄到的人揭開玩笑的時候會向對方,如果是一個人的話就會說一聲「April fool」,如果是一班人的話就會說一聲「April fools」(「四月愚蠢的人」)。這個開玩笑的傳統節日自19世紀以來都非常受西方人士歡迎。
愚人節事跡
最早記載
與4月1日欺騙、作弄有關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392年十四世紀英國大文豪、大詩人、有「英國詩歌之父」之稱的Geoffrey Chaucer(喬叟)的詩體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在「The Canterbury Tales」中,敘述了一個名為「Nun's Priest's Tale」(《女修道院教士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隻貪慕虛榮的公雞在「3月32日」被一隻狡猾的狐狸欺騙了,「3月32日」有學者解讀為「4月1日」。這個故事是學者尋找「4月1日」與開玩笑、說謊話和惡作劇有關最早的記載。
第二早記載
1508年,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詩人、作曲家Eloy d'Amerval(埃洛伊‧德‧阿梅爾瓦爾)(1455–1508)提到了一個名為poisson d'avril,(「April fool」)(「四月傻瓜」)的慶祝活動,是學者尋找「4月1日」與愚人、蠢人有關第二早的文獻記載。
第三早記載
在中世紀,大多數歐洲的人跟隨傳統,會在每年的3月25日慶祝新年,而一些法國城鎮的居民會慶祝新年至4月1日。至16世紀中業,歐洲人開始普及在每年的1月1日慶祝新年,但是,一些傳統、保守的法國人仍然維持在每年的3月25日至4月1日慶祝新年,那些在1月1日慶祝新年的人就取笑那些仍然在每年的3月25日至4月1日慶祝新年的法國人,取笑他們守舊、落伍,於是,那些在1月1日慶祝新年的人就為仍然在每年在4月1日慶祝新年的「4月1日」稱為「the April Fools'Day」,「the April Fools'Day」直譯就是「四月愚蠢的人的日子」),不過,話又說回來,1月1日作為法定新年節日要到1564年「the Edict of Roussillon」(「魯西永法令」)才正式被採用。這個是「4月1日」與「愚人節」有關的第三個事例。
第四早記載
1539年,法蘭德斯(Flemish)的詩人Eduard de Dene(愛德華‧德恩)在詩中描寫一位貴族在4月1日派遣他的僕人去做一些愚蠢的差事(foolish errands)。這個故事是學者尋找「4月1日」與愚蠢的人和事有關第四早的記載。
第五則事例
第五則與4月1日開玩笑有關的事件發生在荷蘭。1572年4月1日,荷蘭人在布裡勒(Brielle)這個地方擊敗了西班牙公爵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the Spanish DukeÁlvarez de Toledo)。在荷蘭文來說,「擊敗」可以解作「失去」,「布裡勒」這個地方名字可以解作「眼鏡」,所以,荷蘭文的「在4月1日,西班牙公爵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在布裡勒被擊敗」可以解作「在4月1日,西班牙公爵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失去了他的眼鏡」。這個是荷蘭人利用語帶相關的玩笑來幽了西班牙一默。中文亦有用「跌眼鏡」來形容人看錯了形勢、或者做了錯誤的選擇,以致造成了失敗的結果,荷蘭文與中文在這一點上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這是荷蘭人認為愚人節在荷蘭起源的一個事例。
第六則事例
第六則與4月1日開玩笑有關的事件發生在英國。1698年4月1日,據說倫敦塔(the Tower of London)舉行慶祝活動,在活動中,有獅子洗澡表演,一些人相信謠言,被騙往倫敦塔去「看到獅子洗澡」。英國古物收藏家、哲學家和作家John Aubrey(約翰‧奧布裡)(1626-1697)將4月1日當天慶祝活動稱為「the Fooles holy day」(「the Fools』Holy Day」)(「愚蠢人士的聖日」)。這是在英國發現與4月1日開玩笑有關的的第一個文獻。
一些傳統的習俗或者文化找不到其起源也不足為奇,這些文化的開始,可能由一小撮的族群開始,慢慢添枝加葉的散佈開去,所以不一定會找到其根源,就像「愚人節」一樣。「愚人節」的流傳事跡,點點滴滴的散佈在歐洲的文獻當中,從這些文獻當中,可以找尋到一些蛛絲馬跡,可想而知,「愚人節」在民間不斷的延續下去,成為西方人的一種傳統的玩樂文化。
從樂曲中反思
美國鋼琴家Marvin Hamlisch演奏美國作曲家Scott Joplin(斯科特‧喬普林)1902年充滿ragtime味道的著名鋼琴作品「The Entertainer」(《賣藝者》)
當年,美國非常流行ragtime音樂和舞蹈。ragtime音樂於1896年在美國的非洲裔美國籍的黑人社區興起,短短几年間成為熱潮,令美國的黑人漸漸走上表演的舞臺,從中亦改善了民間的種族歧視。
美國樂隊The Knickerbockers1964年主唱「Lies」《謊言》)
歌詞告訴我們不能欺騙,誠信是非常重要的,言而無信不但傷害了人,也傷害了自己。
愛爾蘭男子歌唱組合Westlife主唱「All Out of Love」(《全因為愛》)
得不到愛就要懂得放棄,姻緣是緣份化來的,可能是今生的緣,亦可能是前世的債,結善因得善緣,又有幾人能夠參透呢?
法國女歌手Alizee主唱「La Isla Bonita」(《美麗的海島》)
這個地球的環境是創世主為人所創造的,所以,人要好好的管理好這個地球,環境的好壞取決於人的道德行為,人禍是由人的心性低下所造成,天災是神對人心性低下的警示,人要守住人的道德底線,人才能稱為人,我們這個地球才會美好。
荷蘭樂隊George Baker Selection主唱「Paloma Blanca」(《白鴿》)
俗語所謂「不自由,毋寧死」,表示自由極之可貴。人生而自由,思想、言論、信仰、參與政治的自由帶給人類科技的發達、文學藝術的創意、文化的進步和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融洽相處。
英國歌手Lady Gaga和Bradley Cooper合唱「A Star Is Born」(《一顆新星的誕生》)的插曲「Shallow」(《淺灘》)
歌曲告訴我們:人要腳踏實地的去努力,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美國合唱組合The Platters主唱「The Great Pretender」(《大偽善者》)
歌詞提到:人要返回到現實中來,不作幻想,要腳踏實地的去生活。
Itzhak Perlman演奏小提琴、Yo Yo Ma(馬友友)演奏大提琴、Seiji Ozawa指揮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Antonín Dvořák(德弗札克)(1841-1904)1894年作品「Humoresque,Op.101」(《幽默曲,作品編號101》
《荀子.大略》篇有這麼兩句:「流丸止於甌(粵音「歐」)臾(粵音「魚」),流言止於智者。」白話文意譯這兩句說話是這樣的:「滾動的珠當轉到碗上邊的時候沒有地方可轉就唯有停止,沒根據的傳言當傳到有知識的人的耳邊的時候,因為傳言不可信就不會將流言再傳下去,流言蜚語自然會停止。
凡待人處事都單純、不生邪念,憑良心、天理真、善、忍坦坦蕩蕩的去做人,與天無怨、與人無尤,問心無愧,就能無悔今生。
生命智慧
本文的生命智慧就是:「You ca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and all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but you canno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這句話出自生於1809年至1865年的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白話文意譯這段說話是這樣的:「你可以在所有時間內愚弄一些人,又可以在一些時間內愚弄所有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時間內愚弄所有人。」
這段說話的意思是說:你可以愚弄、欺騙某一撮人,因為只是其中一些人,所以你可以一直在愚弄、欺騙他們下去而沒有被發覺;你又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內去愚弄、欺騙所有的人,因為你是愚弄、欺騙所有人,因此,被你愚弄、欺騙下去的時間是不可能長久的;但是,無論如何,你始終不能夠全時間愚弄、欺騙所有人,你會遲早被揭發。因此,作為一個統治者、作為一個政府、作為一個官員、作為一間公司的負責人、或甚至作為一個人,也不應該在任何時間去愚弄、欺騙任何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更不應該被一個專權的政權一直愚弄、欺騙下去,一定要醒覺啦!
總結
,但是,依據習俗,所有的玩弄人的手法要在當天4月1日早上十二時或以前完結,而且玩樂是無傷大雅的,不可以攻擊、傷害他人,更不可以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以免觸犯當地法律,樂極生悲。
祝各位「能夠憑良心、天理真、善、忍坦坦蕩蕩的去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