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的眼淚:北京 跨不過去的鴻溝(圖)
排隊等待核酸檢驗的燕郊居民(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21年3月27日訊】沒到一週時間,燕郊的落戶政策又又又變了。
就在3月12日,燕郊才剛傳出開放落戶政策,「有房本且房屋是住宅性質就可以落戶」。
緊接著,3月18日,該政策就被調整為除了房本以外,還需要「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取得三級以上國家職業資格人員,三河市本地社保一個月」等條件。
落戶政策變化直接引發燕郊房價上漲,但在此之前這裡還剛被冠以「房價腰斬」、「京郊睡城」的稱號。
也有人質疑,無論燕郊的落戶政策怎麼變化,這對燕郊房地產交易的主力人群北漂、燕郊業主、以及想讓孩子留在北京讀書的家長們來說都改變不了什麼。
首先,燕郊不存在高考錄取優勢。清華大學理科2020年統招批次錄取分數線中,北京687、天津和河北省均為704分,為什麼要選燕郊而不選天津呢?
其次,燕郊和北京的距離比我們想像的要遠。北漂從燕郊進京,距離國貿30公里,距離石景山則達60公里,最多通勤時間來回可達6小時。
疫情期間,河北省進京一律需要排隊3-4小時檢查核酸證明,這也讓不少之前在燕郊買房的北漂們失去工作,也丟了對燕郊成為北京副中心的信心。
進一步來說,燕郊有意開放落戶政策也意味著,傳聞20多年的「買燕郊房產,未來有希望落戶北京」的消息,基本上是沒有指望了。
在諸多不利因素下,燕郊的房產價格出現了連環下跌。2017年,燕郊房價曾暴漲至3.5萬元每平方米,如今均價僅1.5萬元平方米左右,基本腰斬。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在高價時購入燕郊房產的北漂,他們之中:
有的人在20年前以2000元均價購入燕郊房產,經歷了燕郊暴漲的瘋狂年代,也見證了如今的蕭條和荒涼,但對於自住的居民來說,這一切都是浮雲;
有的人在房價暴漲時候一次購入3套燕郊房產,沒錢繼續裝修也沒辦法往外租,結果房子就以毛坯的狀態「砸手裡」了;
還有的人在北京工作,燕郊生活,來回通勤6小時,最終不得不還是在北京租房生活。疫情後,燕郊的北漂們進京要排隊4小時檢測核酸,讓她慶幸自己還好放棄了在燕郊死扛的生活。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等了20多年都沒成為北京人
「2000元均價買的房,怎麼跌也不虧」
蘇艷華女36歲
燕郊生活20年入手價2000元/平方米
我們家在20多年前就買了燕郊迎賓路的房子,當時只有2000元/平方米。買房時,就有各種傳聞說燕郊有可能並入北京,我就這麼聽著傳聞從初中一直到了工作。直到現在,這個傳聞都沒有成真。只不過,相比其他買燕郊房產的人,我們可能幸運一點。哪怕這一兩年燕郊房間暴跌,我們也依然是穩賺不賠的。
很多人都說燕郊現在買房難,光是燕郊的3年社保就很受限制,但也並不是沒有私下的解決辦法。我曾做過房地產中介工作,限購政策下還是有很多套路,比如:可以買燕郊不限購的商住兩用房;或者通過中介先全款買房,五年後再幫你辦理網簽過戶;也可以與有燕郊本地戶口的人辦理假結婚,購房前簽署財產協議,整個流程五個月左右可以走完。只要你想買,就一定有辦法。鑽空子肯定風險大,預判失誤也只能自食其果。2016年,有傳言說燕郊可能成為北京市副中心,這讓燕郊的房價一度超過30000元/平方米。我認識的一個投資客就為此把戶口從黑龍江遷到了燕郊,以3.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一套總價380萬元的房子。她的原話是,「北京房價5、6萬,甚至十萬比比皆是,燕郊有京津冀一體化的利好,房價怎麼可能不會再次雄起?」於是,她在2016年以3.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在燕郊買了一套總價380萬元的房子,沒想到網簽後沒多久,就迎來了房價暴跌的消息。現如今,燕郊戶口的進一步放開,從行政上歸屬北京的可能性又降低了,她買的房子也再沒有回到當時的價格高點。她至今每個月都要還近3萬元的月供,但這套房如今的掛牌價只有2萬元/平方米,還有價無市。
2016燕郊房價下跌新聞也因為燕郊房地產生意不太好做了,後來我就辭職做起微商。此外,隨著北京流動人口密度的增加,「燕郊」也開始讓我喘不過氣來,渴望去其他城市的生活。但我還是覺得,燕郊早晚還是會有價格回漲的可能的。北京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就連北五環的房子都已經叫到了6萬一平米了,那些想留在北京的北漂們除了燕郊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
房價最高時燕郊買了3套房
「沒裝修也沒出租,至今砸在手裡沒人買」
曹光磊男48歲
燕郊生活0天入手價2萬元/平方米
2017年,我通過鏈家中介、貸了經營貸,一口氣在燕郊的首爾甜城購買了三套公寓。我本身是做地產的,也見過很多樓盤的房價漲落,因為看好燕郊的前景才購置了這幾套住房。中介給我宣傳時,我最心動的是這套樓盤距離地鐵22號線「燕順路站」800米、距離京秦高速燕郊西口900米,「六分鐘就能上六環」等。再加上2016年3月開始,燕郊住宅開始限購,投資只能選擇商業公寓。我買的房型定位白領居住,是兩居室的loft,三面通透,入手價19500元/平方米,每套房平均75萬元,三套前後一共花了340萬。這三套房其中一套全款,另外兩套各付50%房款再月供。
2015燕郊炒房火熱首爾甜城公寓算是燕郊區域2017年最熱門的樓盤之一了。雖然收房也出現過一些小問題,比如層高沒達到3.9米,但影響不大。這三套房子我既沒有裝修,也沒想過往外出租,至今依然是毛胚。我盤算著,燕郊的房租不高,如果三套都裝修,除了租房時的損耗、裝修也夠讓人操心的,索性不如就這麼擱置著。因為疫情緣故及燕郊五年社保的限購政策,這三套房子就這麼一直掛在中介網上,無人問津。
最近看到新聞說燕郊業主「0元賣房,只為還完房貸」,我覺得那不過都是炒作而已,誰也不傻,都會多方考量的。眼光要放長遠,燕郊距離城市副中心只相隔一條潮白河,很快收費站外移,燕郊就相當於城市副中心的邊緣。尤其是定居政策的放鬆,一定會帶來房市熱度。放眼望去,北京周邊地區依然沒有比燕郊更好的選擇。我預測也就2∼3年,還會漲到4萬,或許還會更高。現在我每月要還4000元/套貸款、一年2400元物業費、每年4000元取暖費,但也就是損耗了一些利潤,再漲回來是遲早的事情。
燕郊居住的人數還是只增不減我當時指導的另外一個朋友也在燕郊購買了公寓自住,就和我相隔一條街道,到現在也是非常贊同我的觀點:不管怎麼說,買房都比把錢放在銀行,賺幾乎沒有的利息要強。落戶政策開放以後,燕郊的房價又漲上去了一點。燕郊3月二手房均價16660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上漲0.3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77%。
雖然我現在還是暫時被套住了,過得有些艱難,但我還能等,大不了把房產留給以後家裡的兩個孩子。再不濟,我就索性搬到燕郊來養老,把北京的房子出租或者賣了,怎麼都不虧。
燕郊離北京是「排隊4小時和一張核酸證明」
「只隔著一條河卻要4小時排隊進京」
盧芳女34歲
燕郊生活5年入手價1.2萬元/平方米
我也沒有北京戶口,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燕郊是我們大多數北漂人的首選,畢竟這裡坐班車到國貿僅40分鐘。在我們北漂的心裏,燕郊就相當於北京的一部分。在河北買房生活,在北京工作賺錢,沒什麼比這個更經濟實惠的選擇了。我還記得,那時候燕郊宣傳最猛的兩個樓盤分別是上上城和天洋城,街邊到處有人派發樓盤的銷售廣告,上面寫著:「首付5萬8,上上城,北京生活的理想城」;
「天洋城,國際化北美宜居城市指標,高標準打造」四季溫哥華「為主題的高檔小區」……2015年,跟著中介公司考察了幾個小區的環境後,我以1.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天洋城4期。但沒想到,結婚後我就在這套房子裡住了一年,就閑置了。住到燕郊以後我才發現,這裡離北京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近。我後來跳槽到了一個位於北京石景山的公司,那裡離我住的地方有60公里,開車都要一個半小時。我感覺我每天上班都相當於去外地出差,一來一回,一天有3個多小時在路上,還不算上堵車耽誤的時間。後來,親戚把石景山附近的房子租給我,我一兩週才回燕郊住一次。
最遠的路是回家的路,燕郊堵車嚴重最近我們小區有一個房主打出了免費贈房的信息。對方由於「資不抵債」準備將40平方米的房子贈與別人,買房的人只要付剩下的貸款即可。他說的都是實話,那套房子一個月的租金就1000多元,但他卻還在還4000多元的月供,相當於每個月都要搭3000多元,他覺得「繼續還款就要繼續賠70多萬元貸款進去」。看到他的事情後,我對燕郊房子的焦慮也與日俱增。自我入手以來,我們家那兒的房價曾一度在2017年漲到4萬元,但現在已經跌到1.8萬元一平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跌下去。除了限購政策以外,疫情也嚴重地影響了燕郊的房價,能買得起房的人越來越少了。疫情爆發後,一時間燕郊的地產中介公司倒了好幾家。在燕郊居住的人通勤上確實變得很不方便,進京還需要核酸檢測,也讓很多人放棄在燕郊租房。
僅隔一條河卻需要花三四個小時「進關」。我一個做展會的朋友曾在燕郊買了房,疫情期間嚴禁聚集,導致他一整年顆粒無收,2020年中疫情穩定時稍好轉,沒想到今年新一波的疫情又開始。但凡能賺錢的方式他都試過,最後把新車賣了,換了輛舊車去拉滴滴。昨天他微信和我說,實在扛不住了,打算賣房當生活費了。近幾日,我也一直關注著燕郊落戶新政所能帶來的紅利。根據相關媒體表示,燕郊落戶新政使得燕郊樓市的性價比有所提高,後續市場成交量也或出現增加。同時,我的朋友圈現在也出現了房屋中介瘋狂刷屏的狀態,讓我似乎又看到了房價漲前的端倪。燕郊落戶雖然進一步放開,但樓市仍然執行著較為嚴格的限購政策,即非本地戶籍的居民家庭僅可購買一套住宅,且需要連續3年的社保或者納稅證明。但相較之前的「暴跌」而言,已經是不錯的轉變了。
後記
燕郊鎮距離通州僅一河之隔,可謂「抬腿便到北京」,也因此作為眾多北漂的「睡城」而名聲大噪。從2015年到2017年,燕郊房價從5000元/平方米一度上漲到3.5萬元/平方米,眼看突破四萬。結果,2017年一紙限購令叫停了房價的上漲。但燕郊的房產交易市場一直處於相對火熱的狀態,直到疫情爆發後,眾人才意識到,河北和北京依然是完全兩個不同功能、重要程度的城市。無論潮白河再窄、潮白河的水流再緩,從燕郊到北京依然有跨越不去的鴻溝。燕郊的幾次政策變動,最終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在價格最高處購入房產的北漂黨們。奮鬥半生,房價縮水,上班的路依然遙遠,生活的曙光還不止何時能夠找到自己的身上。離開北京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這一趨勢在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之中尤為明顯。2013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高達71.79%,2019年跌到16.07%;清華也同樣如此,2013年,清華本科生留京率為30.7%,2019年跌到18.20%。普天之下,哪裡才是年輕人夢想最終著陸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北京,燕郊也絕對不會是第二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