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江青和周恩來。(網絡圖片)
北京東城區府學胡同36號,是一處豪華的四合院,由東西兩組院落組成。這個大院在明代是明思宗田貴妃之父田琬的宅第。清康熙年間為靖逆侯張勇宅,道光、咸豐年間,志和購得此宅,原稱「天春園」,後易名「增舊園」。同治帝遺孀敬懿、榮惠二太妃曾在此居住,後被天主教神學院購得。1966年以前歸北京市東城區黨校所有。1967年為北京市古書文物清理小組,後改為北京市文物管理處。1979年起,由北京市文物局使用。
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運動「破四舊」過程中,北京市被抄家或被迫交出了一大批古書、玉器、瓷器、字畫等文物。按照中央指示,1967年成立了「北京市古書文物清理小組」,負責清理北京市十八個區縣的「紅衛兵查抄戰果」,登記造冊後,將這些文物、古書大部分集中在府學胡同36號院或孔廟保管,準備運動後期落實政策予以退還。
由於這裡集中了全市被抄家的古書、字畫、文物、珍玩,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和國寶級文物,進駐軍宣隊後,為了「全心全意地為無產階級司令部服務」,在軍宣隊領導下專門成立了「首長接待組」。自那以後,陳伯達、康生、江青、姚文元、張春橋、吳法憲、葉群、溫玉成等,你來我往成了「文管處」的座上客。
北京府學胡同36號,曾是明朝田貴妃的家宅,中共為江青等人特意修建「首長接待室」。(網絡圖片)
為了接待首長,還特意開闢、裝修了一處溫馨舒適的「首長接待室」,內藏抄家的古書字畫、文物等稀世珍寶。這些「首長」定期、不定期地多次來到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搶掠侵吞大批的珍貴文物。一時間,府學胡同36號院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最多的時候,「首長」坐的「吉斯」、「吉姆」、「三排坐大紅旗」等高級轎車一下來了九輛,從院子裡停到院外胡同口。而且每次「首長」來,交道口交通隊必定增哨加崗,路兩邊戒嚴。
由於「首長」經常「光顧」文物管理處,保衛「首長」安全是件頭疼的大事。軍宣隊負責人常凱多次向有關部門請示,在院子圍牆上架電網、進駐部隊警衛,確保首長安全。上級領導部門遲遲沒有批准。在居民區院內怎麼能拉電網呢?
事也湊巧,1970年夏,晚飯後「天天讀」時間,大家都在自己的辦公室學習毛澤東著作。只有李新乾和袁增信二人在羽毛球院內「一幫一,一對紅」談心。其中不知道誰一抬頭,看見房上似乎有個人影「嗖」地一晃沒有了。這還了得!這是階級鬥爭新動向……特別是羽毛球院,緊鄰「首長接待室」。二位立即到辦公室向軍宣隊報告:「發現房上有人。」軍宣隊領導立即趕赴現場,同時拉響了戰備鈴。鈴聲就是命令,大家紛紛從辦公室跑出來集合。只見常凱同志從前院跑步到後院和大家說:「同志們,有情況!根據李新乾、袁增信的反映,他們二人發現羽毛球院房上有人,今天誰也不准回家,各隊給我搜,大家分散活動,各自為政,抓不著階級敵人絕不收兵!」
府學胡同36號院子大,前後院好幾層。只見大家有搬梯子上房的,有在院裡犄角旮旯搜索的,折騰到凌晨一點多,什麼也沒找到,連個人影也沒看見。這時候常凱把李新乾、袁增信找來,問:「老李,你們倆到底看見啥了?」李新乾嚇得也不敢肯定了。說:「可能……可能是貓吧。」這時候常凱也火了,說:「你們那麼大的人了,連個貓和人都分不清,白活了!」這時大家都在院子裡等著宣布解散呢。常凱轉過臉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第一次戰鬥結束,但我們不能說是勝利,因為沒有逮到人。這樣吧,我看道遠的和女同志先回去吧。道近的全留下,繼續警戒,絕不放走一個壞人。」於是有我和郭仁、李偉、張寧、劉精義、喻震等幾個住在地安門東大街113號的男同志全部留下繼續巡邏。
為了吸取教訓,軍宣隊再次申請安裝電網和派武裝警衛。不久,經審批,有關部門派來某部隊一個班的警衛,白天持槍站崗,夜裡巡邏。36號院子四周也架起了高高的電網。公安部門有規定,在市民住宅區內不許拉電網,而府學胡同36號院情況特殊,經批准拉「假電網」(鐵絲網是真的,只是拉一根電線掛上幾個紅燈炮兒),到了夜裡電網上紅燈一亮,可謂壁壘森嚴。從此,更增加了36號院的神秘感。
警衛持槍站崗,可苦了廣大職工。只要「首長」一來,大門緊閉,然後在院裡戒嚴。所有職工只准進不准出,不准打電話,不准在接待室的院落走動。尤其是中午快下班的時候「首長」來了,誰也不能回家吃飯。等著「首長」走了方可解除禁令。
一般的「首長」來都好接待,只有江青來了不好伺候。首先接待室要求一年四季恆溫21度,夏季好辦可以安空調,冬天就難辦了。當時「文管處」沒有暖氣,各辦公室冬天都是自己生爐子。而接待室不能生爐子,怎麼辦?於是經協商從隔壁的婦產醫院鍋爐房挖管道,把暖氣管接到「首長接待室」,而燒鍋爐我們另派自己人──劉景春負責。由於接待室離鍋爐房遠,要把室內溫度控制在恆溫21度談何容易。特別是江青來了,室內溫度高了、低了都不行。鍋爐怎麼燒?如何通知劉景春?最後經研究用「聲控」辦法。在接待室和鍋爐房之間安一電鈴,以鈴聲為號:「二長一短」溫度高了,「二短一長」溫度低了。這邊聽著鈴聲燒鍋爐,溫度低了好辦,多加兩鏟子煤,把火燒旺,溫度自然上去了。溫度高了往下降,不好降。而且往往是室內溫度在25度~27度之間,江青來了。這時候接待室同志使勁按降溫的鈴聲。只見劉景春這邊忙得滿頭大汗,從鍋爐裡往外扒煤,封火,可讓溫度迅速降到21度,何其難也。
原來文物管理處的大門口有一個小緩坡,「首長」的汽車大而底盤低,汽車拖底時有發生。一天葉群來文管處,出門的時候汽車底盤拖底卡在緩坡上,出不去也進不來。這時候看傳達室的劉清源招呼幾個身強力壯的人,大家喊著號子連抬帶推,楞把汽車給推出去了。大家就這麼使勁抬車,葉群心安理得地坐在裡面也不下車。於是大家自嘲地說:「過去見過抬轎子的,沒見過抬汽車的,今天長見識了,讓哥兒幾個嚐嚐抬汽車的滋味。」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由軍宣隊出面聯繫市政工程部門。由於「文管處」部門特殊,很快市政施工人員前來,將大門口的緩坡降為平地,並鋪上了瀝青。
責任編輯: 蘭雪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