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非洲大企業有較高生產力但沒有太多就業機會(圖)

 2021-02-16 08: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非洲大企業有較高生產力但沒有太多就業機會
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羅德瑞克。(圖片來源:上報)

【看中國2021年2月16日訊】經濟發展有賴於創造更有生產力的工作給越來越大的勞動力大軍。傳統上來說,這是工業化讓窮國可以也搭上這個轉型。工廠工作不必然很光榮,但讓農夫可以變成藍領工人,因此轉變整個經濟跟社會。

許多非洲的低收入國家和其他地方希望在未來踏上同樣的步伐。儘管沒有人會預期達到中國和亞洲四小龍之前達到的成就,工業化和融入全球價值生產鏈被認為是達到快速經濟成長的必要步驟,並且創造大量工作給非洲的年輕人口。

在疫情之前,非洲國家已經達到工業化某些成就。伊索比亞在中國跟歐洲的投資者幫助之下,已經建立出口導向的服裝跟製鞋產業。坦尚尼亞建立個資源密集的製造業,專注在服務國內和區域市場。最近的研究顯示,2000年早期,非洲大陸所經歷過早的去工業化已經暫停或反轉。

但是在非洲製造業復興當中有個小摩擦。即使工業化有基礎的地方,也沒有創造太多現代、正式和具有生產力的製造工作。

事實上,全職工作的數量已經停滯,只有一些從小型、非正式企業的製造就業機會成長。這個經驗跟東亞快速工業化的國家完全相反,例如臺灣。(1960,70年代期間),或是越南(最近),這些國家工業就業的成長聚集在正式的企業。

當我們檢視平均數字,這個謎團就更深了。在一份新的研究中指出,塔夫大學的Margaret McMillan,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機構的Xinshen Diao和Mia Ellis以及我發現大小型企業巨大的分別。在伊索比亞跟坦尚尼亞兩地,大型企業有較高的生產力表現但沒有提供太多就業機會,但是小型企業吸納了許多勞工卻沒有提供太多生產力成長。這個結果顯示,那些經濟體創造少量的工作,而多數提升產量的利益停留在非常小區塊的工業部門裡。

常識無法解釋這個差別。一個貧弱的商業環境或許能解釋同一產業低就業創造但無法解釋高生產力成長。非洲薪資水準通常被認為相較生產力來得高,但我們發現,薪資在整個成本當中在伊索比亞跟坦尚尼亞中都很低,表示勞動成本不太可能被限制。而且我們觀察到高額的進出場成本也造成低度商業動力。

大型製造企業一個重要的特性可能可以幫助我們解釋這個謎團,就是他們過度資本導向。在像是伊索比亞跟坦尚尼亞這樣的低收入國家,工人很多而資本(機械跟設備)很少又很貴。標準經濟理論預測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會導向勞動密集的技術。

但是我們發現這兩國的大型企業反而更靠向資本密集,而不是這些國家的收入水平所預期的。事實上,這些企業就像是捷克的企業那樣資本密集,甚至捷克比這兩國還有富裕十倍。

在一個以眾多低技術勞工為比較優勢的國家,使用這麼多資本看起來可能不理性。但不清楚他們有多少選擇。在主要已開發經濟體,製造技術已經變成越來越資本跟技術導向。1950或1960年代科技業可能比較勞動密集,但他們不會幫助非洲企業在今天的世界市場上競爭。而全球價值供應鏈使用的技術顯然特別歧視低技術勞工。

這樣非洲經濟體處於困境。非洲的製造企業要不變得更有生產力和競爭力,或者他們可以創造更多的工作。兩個同時進行顯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

這個困境令人想起了關於不適合技術相關文獻的老擔憂。像是E.F.Schumacher等作家在1970年代擔心西方科技產業傾向於大型、資本密集,而不適合低收入國家。這類擔憂很快被接下來十年以出口導向的工業化進展國家中,快速擴張的製造業就業機會給消彌。

我們可能需要把這個想法帶回來,近來在已開發經濟體的科技改變模式看起來更難讓低收入國家發展迎頭趕上世界其他地方的收入水準。這些改變已經加深了經濟看科技的分野,甚至在一些比較先進的開中國家都是如此。這是建立公眾辯論的另外一個理由,需要討論關於科技改變方向以及政府如何使用這些工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