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危機共振漸行漸近 中國國力已動搖(圖)


中國經濟面臨人口危機與老齡化危機共振帶來的衝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2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面臨人口危機與老齡化危機共振帶來的衝擊,嚴重程度遠超歐美、日本等國家。

此前在中國國家統計局於1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推遲公布2020年的出生人口數據。

但是,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公布的出生統計數據表明,人口出生率正在大幅度下降,有的省市和2019年同期相比更是驟降32%,專家指出未來中國經濟面臨人口危機老齡化危機。

中國攜程網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日前撰文指出,中國人口塌陷已經到來,如果無法大幅提升生育率,這種下滑將不會見底。

梁建章的文章說,根據各地公布的數據及地方媒體資料顯示,2020年度溫州地區出生人口約為73230人,比2019年同期減少19.01%;合肥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約23%;臺州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32.6%。

梁建章在文章中建議,應先由轉變生育政策、降低住房成本、減少稅率等方面實施,才能根本性的提升生育率。

2月3日,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等人發布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是中國最大的灰犀牛之一。由於計畫生育政策長期實行,中國人口危機漸行漸近,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日益嚴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育齡婦女規模已見頂下滑,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

全面二孩政策(即政府允許一個家庭生育第二個孩子,實際是變相的計畫生育政策)不僅沒有出現生育高峰,反而出現生育斷崖。

報告指出,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降為1465萬,2020年必再創歷史新低。並且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速度遠超歐美、日本等國家。1962-1976年的嬰兒潮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步入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易富賢為中國人口研究領域專家,他著有《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畫生育》一書。最近在社交媒體推特上也以生育率低於全國的東北地區為例,指出「東北的今日就是全國的明日」。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易富賢強調,東北經濟佔全國比例從1980年的13.1%,降至2010年9.1%以及2020年的5%,其中原因之一即是老齡化。等到其它的省份達到東北目前的年齡結構,經濟增長率還達不到東北目前的水平,恐影響全國經濟發展。「(中央)預測2035年經濟要翻一倍,2021-2035年經濟要有4.7%的年增長率。但從人口角度出發,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小。2025年之前中國經濟可能可以保持4%、5%增長率沒問題,但2025年之後經濟增長率就會不斷下降。」

研究人口發展的美國馬里蘭大學社會學系陳緋念(Feinian Chen)指出,未來中國生育率若持續走低,人口老齡化壓力將隨之而來,不僅經濟將面臨影響,也會衍生老年人口照料等社會問題。即便政府有意挽救生育率,但目前仍無濟於事。

中國官方也發現了上述問題,據官媒《中新網》2月1日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繫城市機制的通知》,《通知》要求,爭取到2022年在全國發展一批創新活躍、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地區,培育一批帶動性強、經濟社會效益俱佳的健康養老產業集群。

對於北京當局來說,各類危機正在中國社會逐漸顯現,但是,有兩個危機卻可動搖中國國力:人口危機與老齡化/養老危機。

中國內地媒體曾在名為《社科院報告: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 專家建議年輕人盡早籌劃養老投資》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數據。文中說,未來30年間,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後便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文章表示:「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後’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後’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