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是種底氣 不亂是種境界(圖)
小小螞蟻也能面對艱難困苦,超越自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世上本沒有什麼落魄沉哀,當你最後的一絲鬥志也逐漸消磨時,敵人也是強弩之末,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01】
古人說「有事時,戒一亂字」,就是用來告誡世人,遇到突發事件時有的人會驚慌失措,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
遇事慌亂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因此,事到臨頭要避免驚慌失措。
公元73年,東漢大將軍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擔任代理司馬。
竇固為了抵抗匈奴,想採用漢武帝的辦法,派人聯絡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他賞識班超的才幹,派班超擔任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帶著隨從人員36人到了鄯善國。鄯善原來是歸附匈奴的,因為匈奴逼他們納稅進貢,勒索財物,鄯善王很不滿意。但是這幾十年來,漢朝顧不到西域那一邊,鄯善王只好勉強聽匈奴的命令。這次他看到漢朝派去了使者,便慇勤地招待他們。
過了幾天,班超發現鄯善王對他們的態度忽然冷淡起來。他起了疑心,問隨從的人員:「你們看得出來嗎?鄯善王對待咱們跟前幾天不一樣,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這兒。」話雖這樣說,畢竟只是一種猜想。
剛巧鄯善王的僕人送酒食來,班超裝作早就知道的樣子說:「匈奴的使者已經來幾天了?住在什麼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來是瞞著班超的。那個僕人被班超一嚇,以為班超已經知道這件事,只好老實回答說:「來了三天了,他們住的地方離這兒有三十里地。」
班超把那個僕人扣留起來,立刻召集隨從人員,對他們說:「大家跟我一起來到西域,無非是想立功報國。現在匈奴使者才到幾天,鄯善王的態度就變了。要是他把我們抓起來送給匈奴人,我們的屍骨也不能回鄉了。你們看怎麼辦?」
大家都說:「現在情況危急,死活全憑你啦!」
班超說:「大丈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趁著黑夜,到匈奴的帳篷周圍,一面放火,一面進攻。他們不知道咱們有多少人馬,一定著慌。只要殺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辦了。」
大家說:「好,就這樣拚一拚吧!」
【02】
到了半夜,班超率領三十六個壯士偷襲匈奴的帳篷。那天晚上,正巧颳大風。班超吩咐十個壯士拿著鼓躲在匈奴的帳篷後面,二十個壯士埋伏在帳篷前面,自己跟其餘六個人順風放火。
火一燒起來,十個人同時擂鼓、吶喊,其餘二十個人大喊大叫地殺進帳篷。匈奴人從夢裡驚醒,到處亂竄。班超打頭衝進帳篷,其餘的壯士跟著班超殺進去。他們殺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個隨從,把所有帳篷都燒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營房裡,天剛發白。他請鄙善王過來,鄙善王見匈奴的使者已被班超殺了,就表示願意服從漢朝的命令。
回到朝廷以後,漢明帝提拔班超做軍司馬,又派他到于闐去。明帝叫他多帶點人馬,班超說:「于闐家大,路程又遠,就是多帶幾百人去,也不頂事。如果遇到什麼意外,人多反而添麻煩。」
結果,班超還是帶了原來的36個人到于闐去。
于闐王見班超帶的人少,接見的時候,並不怎麼熱情。班超勸他脫離匈奴,跟漢朝交好。他決定不下,找巫師向神請示。那個巫師本來反對于闐王跟漢朝交好,他裝神弄鬼,對于闐王說:「你為什麼要結交漢朝?漢朝使者那匹淺黑色的馬還不錯,可以拿來給我。」
于闐王派國相向班超去討馬。班超說:「可以,叫巫師自己來拿吧。」
那巫師得意洋洋地到班超那兒取馬。班超也不跟他多說,立刻拔出刀把他斬了。接著,他提了巫師的頭去見于闐王,責備說:「你要是再勾結匈奴,這巫師就是你的榜樣。」
于闐王早就聽說班超的威名,看到這個場面,也嚇得軟了,願意跟漢朝和好。
【03】
假如班超在遇到上面的兩種情況的時候不是從容應對,而是驚慌失措陣腳大亂,不知該何去何從,別說把事情做好了,恐怕連自己和手下人的性命也難保了。
在許多時候,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突發事件的發生,在這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是驚慌失措,自亂陣腳?還是沉著冷靜,從容面對?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就越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對策,萬萬不能因為自己的驚慌失措使事件變得更糟糕。
一個成功的人,在掙扎中學會冷靜,在「刀口」下學會鎮定,在「冷槍」中學會微笑。世上本沒有什麼落魄沉哀,當你最後的一絲鬥志逐漸消磨時,也是敵人強弩之末,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冷靜地面對艱難困苦,在跌宕起伏中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