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台灣早期躍上「亞洲四小龍」的4大原因(圖)

作者:葉萬安  2020-11-06 20: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台灣早期躍上「亞洲四小龍」的4大原因
台灣早期躍上「亞洲四小龍」的4大原因。

編按:台灣在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經濟發展迅速,與韓國、香港及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為什麼當時台灣能創造奇蹟,成為亞洲經濟火車頭之一?但如今卻每況愈下,到底該如何再創每人所得(GDP)新高?

以下為《台灣經濟再奮發之路》作者葉萬安的見解:

回顧1990年以前的四十多年間,台灣經濟發展較東南亞國家及韓國順利,且獲得較高成就,其原因有下列幾點:

台灣經濟輝煌期 4原因令其成為亞洲四小龍

1、台灣有一個高效率的政府,在民間力量尚未壯大、市場條件尚未完全具備前,採取正確發展方向與策略,全力主導經濟發展,培養民間力量。待民間力量逐漸壯大,市場條件逐步完善過程中,逐步開放,讓所培養的民間潛在力量,有條不紊的釋放出來,真正落實「計畫性自由經濟」的最高指導方針。

2、在產業發展方面採取量力而為、循序漸進的發展策略。自農業、輕工業進口替代、輕工業出口拓展、重化工業,再向技術密集產業發展。

3、政府在各階段所採取因應對策,在克服所面臨困難的同時,還能為下一階段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使下一階段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4、台灣率先訂頒「人口政策綱領」,有效推動家庭計畫,降低人口增加率。同時在人力培訓方面,尚能配合各階段人力的需求,不致因人才的不足而阻礙經濟發展。

前述所舉政府採取的十三項重大政策與改革,其中七項是由經建會及前身提出,經行政院核定實施,另六項也多是經建會及其前身領導階層主持或參與而完成。

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十大功臣中,貢獻最卓著的五位,都是經建會及其前身的領導階層。他們的成就雖都具備特殊的條件,但經建會及其前身幕僚同仁的努力奉獻,其功也不可沒。亦顯現經建會在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不幸的是,1990年以後,台灣經濟不論是經濟成長率、出口金額,及出口增加率都是每況愈下,其中出口金額在全球排名更自第11名,倒退到2009年的第17名。自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敬陪末座;唯一上升的是失業率。更嚴重的是每人所得(GDP),自1992年超過1萬美元後即停滯不前,陷人民於痛苦之中,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台灣經濟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政黨惡鬥」的結果。希望這種「政黨惡鬥、內耗」的局面儘早結束,讓政府施政順利進行。相信以台灣的條件及民間的潛力,政府只要創造優良的投資,生活居住環境,台灣未來還是有光明遠大的前程,大家繼續努力吧!
 

本文整理、節錄自葉萬安《台灣經濟再奮發之路》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皇輔 来源:天下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