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7月10日訊】八十年代我們都知道「亞洲四小龍」——臺灣、新加坡、韓國和香港,加上日本,這「五條龍」正好從北到南沿著太平洋,包圍著中國的東南面。當初,「四小龍」在經濟上開始騰飛,但在政治上,他們還是集權的國家或是殖民地。今天,這「四小龍」中,臺灣和韓國已經完成了民主化,新加坡的民主進程比起八十年代有了長足的進步,香港正在爭取真正的普選;日本則在二戰後就建立起比較完備的議會民主政治。
中國東、南面的「五條龍」在實現民主化後,其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繁榮,一些經濟和社會指標一直大大領先於中國。我們通過下面的圖表和分析來看看這些民主化的國家的狀況。
「五龍」的政治演變和社會發展的分析
韓國
韓國在1987年之前是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朴正熙和全斗煥是通過軍事政變而獲得韓國總統職位的。在朴正熙時代,在專制獨裁之下,韓國有過經濟上的「漢江奇蹟」,但是朴正熙堅持認為民主根本就不符合韓國的國情,韓國人民根本就不配享受民主。全斗煥在1980年5月軍事鎮壓了光州人民的民主運動,史稱「光州事件」。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前,韓國人民終於取得民主的勝利,韓國人民在1987年12月底舉行了第一次真正的大選。在20年的民主發展後,2007年由保守派的大國家黨李明博獲得總統選舉的大勝,標誌著韓國民主轉型的已臻成熟;2012年大獨裁者朴正熙的女兒順利當選更加證明韓國民主的成功。這也就是說,民主在韓國已不是革命派或激進派的理想政治,而是一個社會理性的選擇。社會最終可以選擇由保守派當政或者允許當初獨裁者的後裔來執政。
韓國在1960年是屬於世界最窮國家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100美元;1986年的GDP是900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是2000美元。今天,在民主發展20多年後,一個只有5000萬人口的韓國已經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世界購買力居第13位,GDP超過1萬億,在世界上排名14,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3萬美金。
臺灣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1986年的《世界概況》,臺灣當年的GDP是566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是2980美元。當年的行政體制是「一黨總統制」(One-party Presidential regime)。當年的國民黨在臺灣實施戒嚴,剝奪人民集會和結社的權利,只允許幾個花瓶黨存在,同時大量地逮捕和關押異見人士。
執政的國民黨在1987年解除戒嚴,1996年實行總統直選,2000年臺灣第一次實行政黨輪換,過去受壓制的民進黨上臺。2008年失勢的國民黨再次通過選舉獲得總統職位,並在立法院獲得多數席位。到2008年,臺灣的民主已趨完善,革命或民主運動的概念已經成為歷史,人民已經開始用理性來選擇臺灣社會的最大利益,併進行投票。
臺灣在八十年代經濟上已經是亞洲發展的「四小龍」之一,民主的發展使其在經濟的發展上更上一層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髮表的信息,臺灣2014年的GDP是4890億美元,排名第2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4.1萬美元,是1986年的13倍多。
臺灣已經變成了一個多元的社會,除了政黨以外,臺灣的非政府組織非常發達。臺灣對前領導人陳水扁的審判也標誌著臺灣已經是一個發達的法治社會。臺灣綠色指標遠低於大陸。臺灣在過去幾年的政治運動中,雖然有立法會的打架,2006年的紅衫軍運動,以及最近的「太陽花」學生抗爭等社會運動,執政當局都沒有將這些事情當作中國似「群體性事件」予以控制或鎮壓。這些運動並沒有導致臺灣的社會動盪。臺灣政府的清廉程度在世界上排名大大領先於中國大陸。民主已經使得臺灣成為亞洲的一盞明燈。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華人佔其人口總數的74%強。新加坡曾是英國的殖民地,1963年加入馬來聯邦,1965年8月9日獨立。新加坡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是經濟發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1986年的GDP是176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值是7000美元。今天這個在世界上人口排在第116位的國家,GDP在世界上排名第35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排在第8位,清廉度遙遙領先,排在第5位,環境指標屬於非常健康範圍裡內。
新加坡在政治制度上是一個議會共和國。新加坡實行多黨議會制,總理由多數黨領袖擔任。但是,新加坡在許多西方人眼裡,是一個軟威權主義國家,這不僅是因為新加坡保留嚴刑峻法,甚至保留有鞭刑,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並通過立法手段保持對自己有利的選區劃分,同時通過政府投股的方式控制大媒體公司從而來控制輿論。從這些方面來看,新加坡的確是個威權國家。但是,在威權前面得加個「軟」字。這個軟式威權政權,表明新加坡在政治光譜上還是偏向民主政治。這是因為,那裡的選舉還是真實的,反對黨也不是花瓶黨,政府對於言論的控制還只停留在「誹謗」的控訴上面,沒有那些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極權國家的「顛覆國家」等罪名。另外,那裡的司法還是獨立的;那裡的憲法沒有強烈的宗教和以意識形態為基礎;執政黨的統治沒有建立在其「支部建立在居委會」的基礎上;人民的基本自由還是有保障的。
香港
香港在1986年在政治上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雖然香港本土沒有民主的機制,但是英國本土則是一個民主的搖籃。儘管港督是英王的代表,集立法和行政於一身,但是港督受到英國政府制約。英國政治的核心是議會政治。英國在香港的一百多年統治也給香港建立了一個人民可依賴的獨立司法制度和人民尊重司法權威的文化。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香港人在英國人的統治下,在財富和自由方面有基本的保障。從這個角度來說,香港在1997年主權回歸中國之前,在政治的光譜上應化為民主國家的隊列裡。
1997年後,在形式上,香港的民主化程度大於港督政府時期,比如香港的行政長官由一個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而不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立法會也有一大半(70名議員中的35名)由地方選區直接選舉產生。另外,2017年的行政長官將由選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直接選舉產生;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選舉將會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選舉方式。但是,行政長官的提名權還是掌控在一個1200名提名委員會的手裡,而提名委員會則是由中共中央控制的,所以香港民眾挑戰行政長官的提名制度。他們不僅要有選舉權,而且要有被選舉權,實行真正的普選。這是香港2014年「雨傘運動」的直接訴求。從某種角度說,因為中央政府不是民主選舉產生的,而且中央政府在控制香港的選舉,回歸後的香港在政治的光譜上越來越遠離民主。
儘管如此,比起中國大陸來說,香港算是一個自由的社會。香港的經濟發展在港督政府時期就獨樹一幟。1985年的香港,其GDP有333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000美元,經濟增長率為4%。
香港回歸後,香港經濟是否比港英時期好,一直有些爭論。雖然香港的經濟速度放慢了些,因為有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持,總體上應當說沒有倒退。值得深思的是,香港在回歸後,公民運動和政黨運動比起港英時期要活躍得多。這些運動包括,每年的維園的「六四」紀念活動、「七一」大遊行、2003年的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抗議和2014年的「雨傘運動」。最具有啟示意義的是,這些推動民主的政治運動並沒有成為香港經濟的絆腳石。除了因「佔中運動」使局部的交通受到影響以及對於部分商店有些影響外,香港的經濟總體上沒受影響,其恆生指數甚至上揚,旅遊業不但沒有下滑,反而上升——這些情況都還是在中央和港府大力壓制的情況下產生的,如果政府對民眾的政治抗議採取更加容忍的態度,那麼,不僅民眾的抗議的程度要減小和減少,而且抗議的短期和局部的影響也會是微乎其微。結論非常清楚,政治運動,比如上街遊行,對一個社會的長治久安具有「正能量」的推動作用。
日本
日本是亞洲最早和最穩定的民主國家,其經濟曾長期是世界老二。日本為君主立憲國。日本現代的憲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幫助設計的。憲法訂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則為「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沒有賦予任何政治權力。日本實行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作為戰敗國,日本是在美國的安全保護傘下發展的。日本的經濟從上個世界七十年代起,就是世界的一個奇葩。雖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日本的經濟速度放緩,但是日本的GDP一直到2010年一直保持世界的老二。日本在2004年末海外的純資產高達1.8萬億美元。日本的人均生產總值遠遠高於中國,處於世界的第24位。
日本的民主制度不僅使其經濟成為世界的奇蹟,而且民主制度使日本保留了其傳統文化和道德體系。他們學習西方最早、最徹底,但是沒有扔掉他們的傳統。日本人在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海嘯地震)中表現出來的冷靜、堅強和秩序,使得世界人民為之嘆服。
綜合以上對幾個民主國家和地區的考察可以看到,學習西方走向民主,不會讓一個國家殖民化,也不會丟掉該國的傳統。其次,實行民主制度不但可以得到長治久安、經濟發展,而且發展的代價也是最小的。在本文開頭的表格裡,我們還可以看到,圍繞中國的五個民主國家和地區,它們的經濟不僅發展了,而且腐敗程度和環境污染程度都比中國低得多。中國北京的霧霾指數是東京、臺北、首爾的好幾倍。再次,上街遊行和其他的抗議在那些民主國家裡都是常態。那些政治活動並沒有成為該國經濟發展和民生的障礙。反過來,中國無組織的群體事件比起那些民主國家的政治活動要多得多,對社會的傷害也不小。群體事件的發生正是因為沒有正常的表達渠道(如言論和遊行示威的自由)和缺乏法治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民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