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一敲:中國GDP數據的疑問(圖)

【看中國2020年10月21日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實際同比增長0.7%。

GDP延續注水?

名義GDP-實際GDP=廣義通脹

2019年前三季度GDP累計712845.40億人民幣,2020年前三季度GDP累計722786億人民幣。計算得出,GDP同比名義增長1.4%,而實際增長0.7%,兩者之差0.7%,就是GDP的廣義口徑通脹。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9個月官方消費領域通脹(CPI)均值為3.32%,同為官方通脹口徑,兩個數據相差近5倍,數據不匹配現象延續了二季度的情況。

兩個數據之間存在嚴重不匹配情況,似乎指向廣義口徑通脹有調低的嫌疑。換句話說,似乎有通過調低廣義口徑通脹,調高實際GDP增長的嫌疑(聲明:筆者僅就CPI與廣義口徑通脹在邏輯上不匹配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二 錢去哪兒了?誰在飆漲?

從M2-GDP-CPI來看,三季度數值6.88,雖然較二季度數值8.85有所下降,但仍為較高的正值,顯示仍有大量的貨幣游離於實體部門之外。

這些游離的貨幣是有資金成本的,長期持幣觀望在成本上是無法接受的,資金勢必會加速選擇進入某種領域去獲取收益。


中國的房價股價漲跌的秘密(作者製表)

那麼這些貨幣去哪了呢?或者說,這些資金正在驅動何種領域價格上漲?

三 大宗飆漲,預判的驗證

2020年1月1日,筆者在開年預測中作出大宗上行的預測。2020年8月,筆者繼續陳述大宗上行的邏輯。

從8月份黃金連續衝擊開始,通脹預期明顯上升,這種預期反過來開始驅動大宗上行,(開篇貼圖顯示了2季度到3季度的大宗成交量及價格變化)。8月至今,大宗商品持續飆漲。

待大宗商品從原料到通脹的傳導落地,預期又會反過來驅動黃金上行。

循環往復,實現通脹的螺旋式上升。

四 大宗飆漲與CPI下行的背離

但奇怪的是,8月份左右啟動大宗上行趨勢似乎並沒有影響到CPI,中國9月的CPI下行至1.7%。

原因或為:

1)大宗價格上行由流動性驅動,與需求端萎靡並存,導致大宗價格上行並未充分傳導至需求端,產生了原料價格上漲但商品出廠價格並沒有同步跟隨的現象。

2)9月人民幣匯率飆漲產生輸入性通縮效果,對沖了通脹因素。

3)2019年同期通脹較高,影響2020年CPI同比口徑計算數據偏低。

但大宗一經啟動,耀眼的回報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苦尋獲利機會無果的有成本的資金湧入,並加速驅動原料價格上漲,進而向商品出廠價格傳遞,刺激通脹上升。

流動性驅動的通脹(而非需求驅動的通脹)將加速,並在大宗收益的刺激下螺旋式上漲。

本文留言

作者憑欄欲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