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隊只有盲目的愛國主義與無知(圖)
2020年5月,兩會開幕日的北京街頭緊張氣(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0月13日訊】作為一個越來越熱衷於談論和威脅發動戰爭的國家,中國其實有一個心病,太長時間沒打過仗了,特別是與強敵交手,還得靠撫摸快60年前的一塊老疤帶來些酸痒的快感。近幾十年,中國的戰爭信心其實來自一件事,那就是別的國家怎麼打仗,中國跟其中的勝者學得像不像。只是這種學習時常跌進兩個誤區,一是有的東西學不來,二是越學越表面,變成了穿名牌開豪車就是貴族一樣。
相對於中國軍隊前日在幾大海區走馬燈似的「軍事演訓」,就連中國軍迷也知道,近幾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圍繞納卡地區的武裝衝突才算真刀真槍地實戰。雖然大陸網上只得到幾段視頻,還是讓中國人看得拍案驚呼,原來真打起來是這樣啊。
第一段是幾輛阿軍裝甲車輛被亞軍反坦克導彈擊中,其中一輛T-72M更是舊病復發,中彈後引發沒有分開存放的彈藥殉爆,橘紅色的烈焰從車體破損處向上噴出高達十餘米。這一幕並非戰場首見,只是現在才有如此普遍的視頻拍攝和傳播。
然而這一幕在中國引發的反應你是絕對想不出的。立刻就有軍事網站敲鑼打鼓地慶祝「印軍同款坦克被擊中」,並刻意提醒這種坦克前不久才剛剛被成批調往中印邊境。言外之意一目瞭然,中國將享受一場摧枯拉朽的快意屠殺了。
如果你稍有記憶,可能會想起另一件事:中國強軍明星——96、99式坦克似乎也與T-72同源。但你仍然太幼稚了,中國網路軍界早就連篇累牘地成功論證過,99式坦克仿自T-72絕對是世紀「名謠」之一。
可是他們拚命的辯解能證明的只是中國沒有「直接」、「原封不動地」採用T-72的設計。相反,99式的設計大量借鑒了T-72等一系列蘇俄和西方產品的現實,完全沒能成功抹掉。最搞笑的一個辯解是「既然拿到了這麼多的T-80U,是有多蠢才會去抄襲T-72」。
雖然從未明說,但從中國關於99式的鋪天豪言中,似乎還是能發現,它的供彈設計和彈藥艙布局與T-72並無根本改變。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99式坦克被反坦克導彈擊中後,也會發出衝天的火光,以抒發滿滿的民族自豪呢?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進入這種討論,中國網民要麼鴉雀無聲,要麼用唾沫就能把你淹死。
另一重震撼相對中立,因為擊中坦克的好像是無人機發射的導彈,有中國網路名筆立刻驚嘆無人機對戰場的顛覆。與之類似的還有中國某些人群流行的新圖騰——「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是無人機」,彷彿世界所有獨裁者都終將難逃被美國無人機殲滅的下場。
不過你又會低估中國人民的戰爭學習曲線,不就是無人機嗎,阿中哥哥有的是啊,美國的無非先進一點,但要說廉價,誰敢和世界工場比,沒看見世界第一大無人機製造商是中國的大疆,中東戰場已經中國無人機大會師了嗎。
同時流傳甚廣的另一段視頻中,一輛疑似俄羅斯「通古斯卡」一類的高炮在夜間以高達4000發/分鐘的密集射速與一架蘇-25對地攻擊機鏖戰,最終將其擊落。雖說事後有人考證這段視頻其實出自某電子遊戲畫面,但據中國當前最火的愛國炒作公號「盧克文工作室」披露,這次亞塞拜然使用了不少陳舊的蘇制安-2小型運輸機改裝成無人機,用來吸引和消耗亞美尼亞防空導彈,成效顯著。
儘管這篇文章也客觀地承認這不是什麼新戰術,以色列早在1982年就用過了,但熟悉中國軍事的軍迷們自然立刻會聯想到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中國也有大量的殲-6等型廉價老舊戰鬥機被改裝成無人機。據說它們平時充當靶機,戰時早就準備好狠狠消耗臺灣的美制防空導彈了。於是,戰神的眷顧又一次偏向戰無不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實際上,無人機近幾十年的發展早已證明,太先進就消耗不起,太廉價則既無攻擊成效,也完全可能被防空系統識別並加以區分,當代的目標探測和火力控制技術也是今非昔比了。對真正敢於依靠的各種機載誘餌的技術含量,美國也一直不敢掉以輕心。
同時,反無人機技術也早就提上議事日程並開始結果,即使消耗不起防空彈藥,但越是廉價的無人機也越經不起干擾和欺騙。在今天的技術起點上,反無人機系統自然也會學習在各種複雜情況下探測和對付試圖以數量取勝的對手。日前美國在中東損失一架先進無人機,就又有不明來源的消息鼓吹是中國電子欺騙的戰果。
還好,「盧克文」邀請的這位作者看來還懂行,他沒有大肆吹噓中國無人機,而是筆鋒一轉,談起了亞塞拜然仗著石油財富大肆進口西方先進武器,卻忽略步兵和坦克等基礎地面戰力,而亞美尼亞人窮志不短,因地制宜,有什麼裝備打什麼仗,苦練頂用的殺敵本領,結果是阿軍空中得勢,地面卻無法攻城掠地。
由此可見,未來戰爭的勝利還是主要取決於堅強的意志和單兵訓練,而絕不是什麼先進的武器,更不是無人機。點精之筆——「哪個民族只要肯爭口氣,上天就不會虧待他」。如果說盧克文篇篇閱讀量超十萬的爆款爽文有一萬元打賞,其中9900元是衝著這類揚眉吐氣的豪言壯語來的。
當然,與前面拚命維護中國坦克先進形象的長期努力相比,這個口氣有點哀兵之氣,似乎隱約在假定中國將在西方先進裝備面前完全無從正面對抗,贏得民族尊嚴,力挽狂瀾的將主要是精神力量和血肉長城。其實,中國將主要靠能與西方比肩的先進裝備還是靠精神力量並不重要,文章要切中決定著媒體輿論場每一塊蛋糕分配的主事者的G點才重要,眼前的G點顯然是「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其基本經驗當然是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之敵。
遙想快四十年前,紅二代軍旅記者劉亞洲藉助能看到外電報導的難得條件,更憑著1979年後中國重新睜眼看世界的謙虛和開放心態,一氣寫出《惡魔導演的戰爭》和《這就是馬爾維納斯》兩篇報告文學,分別介紹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和英阿馬島戰爭,不僅成為中國整整幾代人瞭解現代戰爭的入門,甚至在中國軍政高層也有振聾發聵之效。中國從此開始學習現代戰爭,不料學了四十年,各式洋槍洋炮琳琅滿目,士氣豪情滿懷,但在對任何軍事和戰爭事實的認知上,卻進入了這樣一種費盡心機,只為證明自己無往而不勝的境界,晚清之氣撲面而來。
對了,你可能會想像,各路宣傳部不過是鼓舞人心之需,也是彰眼之法,軍機處自然會高屋建瓴,運籌帷幄,那麼最好還是去重讀晚清史好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