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十二:南征百越(圖)
消除匈奴威脅之後,秦始皇拓土開疆,南收百越。(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靈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百越是哪些地方?初戰不克
在消除匈奴威脅之後,秦始皇又立即揮戈南向,拓土開疆,南收百越,降服並大力開發越族地區。
百越,指的就是現在東南沿海一帶,江浙以南,福建,廣東,廣西一直到越南中部,都稱為百越之地,那裡居住的少數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越人,因為他們部落眾多,所以人們稱為百越。百越大體分為東越(又稱東甌或甌越)、閩越、南越、西甌等幾個部分。大將王翦領軍征伐,東越投降,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那個地方。把這部分疆土劃入會稽郡。閩越,現在的福建福州地方,閩越投降,就地設立閩中郡。在秦始皇即位的第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領兵五十萬,南下進攻百越。屠睢兵分五路南下,可是由於秦兵都是北方人,而百越南方,悶熱潮濕,秦兵難以適應南國那種濕熱的氣候,再加上由於道路難行,糧餉供給不足,這次出兵並不順利,秦國大軍遭遇到百越頑強抵抗。百越人善於跋山涉水,多次在夜間偷襲秦軍,一度獲勝。秦軍受創,停滯三年兵不能進。主帥屠睢戰死沙場,戰爭進入對峙階段。
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俗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戰爭中最大的問題是交通不便,糧草運輸跟不上。秦王和大臣們在商討研究中發現,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隔著五嶺山脈,本來沒有水路可通。可是,長江支流湘江的上源與珠江支流漓江的上源,都一同出現在現今的廣西興安境內,而且在這個地方,兩江相距最近的地方距離只有1.5公里左右。只要溝通兩江,中原地區就可從水路越過五嶺,進入嶺南,運輸糧草了。於是秦始皇在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命監御史祿(「監御史」是官職名,祿是人名。)叫他督率士卒在現今廣西興安縣境內開鑿一條自東向西溝通湘江、漓江的水渠,命名為靈渠。靈渠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不僅為當時秦統一嶺南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而且為南北的經濟、文化、物資交流提供了一個便利條件,極大的促進了南方的發展。靈渠引湘入漓,造就人類河運史上一不朽傳奇,這也是一個千古流芳的業績。近代的鐵路、公路未建設起來以前,靈渠是溝通中國南方與北方內河航運的唯一渠道。例如由廣州乘船出發,溯珠江而上,經漓水,穿靈渠,沿湘江而下,接長江,轉京杭大運河直上北行,最後可達北京。
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到靈渠考察,得出的結論是「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靈渠水位高出湘江,開鑿工程極為艱鉅,當時的秦人利用「陡門」閘水,聯通船運,使原來互不關聯的湘漓二水,連通一氣,這個「陡門」使用的原理,與近代舉世著名的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完全相同,但卻早了二千多年。靈渠除航運外,也為灌溉兩岸幾萬畝農田帶來許多便利。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到靈渠考察,得出的結論是「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收服百越,開發嶺南
在靈渠竣工的當年(前214年),任囂、趙佗奉始皇帝命再次出征,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本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的秦軍官兵更是士氣高漲,三十萬大軍兵鋒凌厲,勢如破竹,很快擊潰百越軍。戰爭以秦軍的勝利宣告結束。秦軍征服嶺南之後,秦始皇很快就在該地區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把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閩中郡,使秦朝郡一級建制達到40個,形成了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大帝國。四年之後(前210年),秦軍第三次出兵,把疆域擴展至今天的越南北部,百越之戰至此宣布落下帷幕。
百越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幅員遼闊,但由於山川阻隔,遠離中原,直到秦始皇時期,那裡的人們還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社會的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
秦始皇採取的開新道和鑿靈渠,不僅是當時軍事上的一項重大戰略性措施,在加強嶺南與內地的聯繫,打破嶺南的閉塞局面,促進嶺南的開發方面,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大量向嶺南移民;給那裡的百姓帶去了當時頗爲先進的工業、農業生產工具及技術,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生產和經濟的發展。移民還帶去了中原的文化,使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品質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至此,秦始皇時代的戰爭基本結束,古代中國在秦始皇的縱橫指揮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秦朝的版圖,東臨大海,南抵越南,西至荒漠,北及陰山,幾乎當時人跡所及之地,盡在秦始皇掌握之中,真是坐擁天下。從分崩離析的群雄爭霸,到四海歸附的多民族統一帝國,秦始皇歷經二十多年的義戰,結束了紛亂的戰國殘局。正如後世大詩人李白的一首古風讚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道出了秦始皇一統山河的氣勢和天威。這時,秦朝的疆域空前遼闊,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秦始皇雄征天下,統一六國,開疆拓土,疆域比西周時至少超過五倍。給更多的區域帶去了中華文化。
主要參考文獻:
李開元《秦謎:秦始皇的祕密》
李開元《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