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宣被脫鉤?多家西媒終止《中國日報》付費插頁(圖)


紐約時報總部大廈(圖片來源:Mario Tama/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8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鄭清綜合報導)《紐約時報》近日刪除了網站上所有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刊登過的付費宣傳。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共「大外宣」提高警惕並採取措施,多家西方媒體表示,已終止與《中國日報》的合作。這些廣告被冠以《中國觀察》的名稱,內容卻更像是記者的新聞報導,被用以宣傳中國政府的政策和美化中共形象。

過去十多年來,中共官媒《中國日報》以插頁或副刊形式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等海外主流媒體做廣告。這些廣告被冠以《中國觀察》的名稱,內容卻更像是記者的新聞報導,被用以宣傳中國政府的政策和美化中共形象。

紐約時報》的《中國觀察》鏈接被刪除

角古優一郎(Yuichiro Kakutani)對美國之音表示,他本週發現此前保存的鏈接已無法訪問。他說,紐時時報把網站上所有《中國日報》的新聞式廣告都刪除了,並且導航到《中國觀察》(China Watch)內容的鏈接不再有效,所有提及此的地方都已被刪除。

2017年後,《中國日報》與《紐約時報》主要的合作方式是網路。他在網際網路備份網站「網路時光機」(Wayback Machine)存檔的鏈接顯示,《紐約時報》網站曾在廣告付費欄刊登來自《中國日報》的新聞內容,其中2019年的一個宣傳視頻將在中國被壓迫新疆維吾爾族人描繪成「安居樂業」。

印第安納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對紐時終止與《中國日報》合作的做法表示稱讚。他在推特上說:「《紐約時報》對有關中共在新疆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暴行做了詳細報導。很高興終於對內產生了效果,他們不再做中共政治宣傳工具。其他媒體機構,也應該效仿,並將美國價值觀置於中共賄賂之上。」

《南德意志報》停發中國日報副刊

2018年2月,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曾發表調研報導,闡述中國在全球擴大影響力的趨勢,而中國利用西方媒體公眾影響力正是這項調研的核心內容之一。調研指出,影響西方輿論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英文版的《中國觀察》。

調研報導稱,利用各國傳統媒體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對當地讀者來說,這些傳統媒體比中國媒體更具公信力。

2018年5月16日國際聲援西藏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德國分部總幹事凱.穆勒(Kai Müller)發表題為《值得稱道的轉變》的網文,對《南德意志報》停止隨刊發行《中國觀察》副刊提出了表揚。他表示,在公眾輿論完全沒有注意到情況下,《南德意志報》顯然已經決定不再繼續隨報發行來自中共黨報《中國日報》提供的副刊了。

眾媒體紛紛發表聲明

《紐約時報》傳播部副主任羅艾德斯(Danielle Rhoades Ha)向德國之聲證實,今年初此報決定停止接受國營媒體以「新聞報導」形式投放置入性的廣告,這也包括《中國日報》。不過羅艾德斯也強調,只要國營媒體的廣告類型符合廣告投放準則,仍可以在報紙中投放廣告。

《華盛頓郵報》傳播部主任夏尼(George Shani)也向德國之聲表示,該報於去年便停止刊登《中國日報》的置入性內容。

另外,英國的《衛報》報導,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停止刊登《中國日報》的置入性內容,但《每日電訊報》並未向《衛報》解釋為何做此決定。根據《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的報導,從十多年前《每日電訊報》便開始在實體報紙與網站上刊登「中國觀察」的內容,且電訊報透過這項合作計畫,每年約能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營收。

除了《每日電訊報》外,根據中國日報今年2月被美國司法部要求申報2016年以來在美國境內的收入後,6月提交的這份文件顯示,在2016年11月至2020年4月間,《中國日報》向美國媒體支付了共1900多萬美元印刷費和廣告費,其中向《紐約時報》支付5萬美元、《華盛頓郵報》支付近460萬美元、《華爾街日報》支付近600萬美元。

人權觀察的中國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也推文表示,任何媒體機構在終止刊登《中國日報》的置入性內容時,應該要清楚地對外解釋已停止這項合作案,及其原因。

中國政府控制的媒體

今年2月以來,美國國務院已陸續將包括《中國日報》發行公司、新華社、CCTV、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內的9家中國官媒認定為外國使團,將這些媒體機構視為中國政府的一部分。

一直以來中國政府試圖提升在國際輿論場上的「話語權」。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的高級分析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表示,中國政府對外宣傳中,有不同程度的被稱為「借船出海」的形式,利用與海外主流媒體的合作形式,來傳遞中國官媒的宣傳內容。

她說:「大多數美國人對任何來自中國政府的內容都非常警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模糊隱蔽的方式被利用起來,瞞過新聞消費者。」

本文留言

作者鄭清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