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保持情緒穩定很重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們一旦生病,情緒也會隨之落向低谷,產生憂慮、悲傷、煩惱、焦急這些消極情緒。特別是像心腦血管這類的慢性疾病,一方面病程長,另一方面常常有復發的危險,使得患上此類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人都是有情緒的。每當我們遇到周遭的變化,都能明顯的感到自己情緒的起伏。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尤為如此。因為有些不好的情緒會給這些患者帶去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直接就反映在激素水平、心臟和大腦的不良反應上。因此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保持情緒穩定很重要。
心腦血管病患者不應該有的情緒
1、容易發怒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一遇到不順的事情就容易暴躁,這個時候如果情緒找不到突破口就很容易使得血壓驟然升高,長期以往就加重了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程度。因此遇到這種讓自己忍不住想生氣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平穩下來,天大的事都不能讓自己生氣。
2、容易焦慮
焦慮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們都知道,一個焦慮的人容易出現很多身體的反應,比如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心跳也會加速,這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殺手鐧。其實在這個時候患者要慢慢的放下焦慮,只有真正的做到放下,才不會讓這種不良情緒影響到身體。此時我們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將自己從焦慮的本身逃離出來。
3、容易被刺激
有些人十分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他人一說到任何觀點,都會對自己產生十分大的影響。其實這時自己的精神壓力是處在高壓狀態的。一旦自己吹脹的氣球被人戳破,血壓就會往上升,這是比較危險的狀態,因為這樣可能會使得猝死的機率上升。
4、容易消極
有的人患上疾病後,可能會對生活和工作失去了原先的動力和目標,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消極和疲勞的狀態。其實這反而更加不利於病情的治癒。雖然我們不提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過度勞累,但也不要整個人閒下來處於一種消極無望的狀態。
建議平時可以多培養興趣愛好,保持對世界其他事物的好奇心,為自己的身體注入一點活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現代醫療技術發達,其實患上心腦血管疾病也不要過於擔心,需要加以重視並好好呵護自己。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才能有更好的動力去對抗病情,讓自己早日重獲健康的體魄,趕緊和一些不良情緒說再見吧!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