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調控次數創記錄 地方政府蠢蠢欲動(圖)
地方政府仍想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各地方政府上半年發布樓市政策次數為304次,刷新了歷史記錄。另外多地鬆綁房地產限購政策後被上級約談,意味著地方政府仍想靠房地產拉動經濟。
7月3日,中國官媒《中新社》報導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發布的穩定樓市的政策次數為304次,同比去年上漲21%,也刷新了半年調控次數的歷史記錄。」
官媒文章稱,5月以來,多地推出人才政策,無門檻落戶、先落戶再就業等政策給樓市頻吹暖風,部分地區給予合理的購房資格、購房補貼等。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上半年已有超120個城市發布了各種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和勞動力,與人才政策配套的購房補貼政策也現井噴的趨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內地各地方政府對樓市鬆綁的政策內容不一,但多數都出現了政策「一日游」現象,即政策發布後隔天就撤回。今年至今,中國已有廣州、駐馬店、寶雞、濟南、海寧、柳州、青島、赤峰、荊州和淮安等13個城市的房地產鬆綁政策被叫停或調整。
最近的一次是在河北省懷來縣,一份列明「關於廢止部分規範性文件的通知」的文件在網上流傳,其中涉及懷來縣的限購政策,被認為是限購鬆綁。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官媒稱,「這代表了雖然樓市一城一策,但各地針對本地樓市出臺政策依然過於隨意,部分政策明顯觸碰了政策底線,違背了房住不炒的大原則。」
7月2日,懷來縣政府發布了《關於網傳懷來縣廢止限購政策的說明》,對此事官方回應稱,根據《河北省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中「‘試行’文件有效期不超過2年、未明確有效期的有效期為2年」的規定,懷來縣政府於2020年6月10日對7個到期文件進行了廢止。「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我縣對到期文件的廢止,並沒有廢止限購政策,也沒有放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王業強認為,地方政府在面對疫情衝擊下有經濟壓力,樓市「一日游」政策則反映了這些政策與中央「房住不炒」定位的衝突。事實上,直接違背「房住不炒」的政策是不會被允許的。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單從房地產市場數據表現來看,不少城市確實存在政策放鬆的理由,地方政府也有著依靠房地產來提振市場經濟的內在驅動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疫情影響下,房地產市場確實面臨較大壓力,無論是土地收入還是對房地產企業紓困來說,地方政府都有為房地產政策鬆綁的衝動。
對於下半年樓市走向,張大偉認為,預計房地產調控的大門打開的可能性不大,樓市買不買房關鍵還是看信貸和人才,這兩扇窗戶開的有多大。央行在放水、人才的認定標準會越來越低,這兩方向的政策預計將是2020年市場的主流政策。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日前撰文認為,就目前的情況,預期疫情防控在一兩年內甚至更長時間將成為常態。疫情在部分地區抬頭,會對當地經濟的復甦形成阻礙。
文章認為,當疫情出現爆發時,區域的封鎖隔離難以避免。一方面,會影響噹地復工復產的進行,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行為,在高額的固定投資成本與人力資本成本的壓力下,會面臨破產的風險,一旦企業破產倒閉,也會使得失業人數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居家隔離會抑制居民的消費需求,從而給對餐飲、旅遊、文體娛樂等許多行業帶來衝擊。消費需求的減少會影響整個地區的經濟產出,從而阻礙地方經濟的復甦。另外,由於社會產業鏈的分工,某個地區疫情的抬頭,也會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影響到其它地區,進而影響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產生經濟下滑的風險。
因此,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的發展可能會伴隨著疫情的下降和抬頭而起伏不定,呈現「W」型發展,經濟的動盪在所難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對媒體表示,疫後經濟復甦,經濟發展不能再繼續靠房地產和基建,如果繼續這個格局,中國經濟將會是最悲劇的結局。
劉守英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在城市和空間、區域上對的錯配。這影響了城市、區域,也影響了整個人地關係。未來人到底配置在哪裡,這是公共政策的重點,也是考慮未來房地產的重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