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水平創歷史記錄 經濟衰退增企業違約風險(圖)
4年11萬億債務到期,經濟衰退增加企業違約風險。(圖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5月12日讯】(看中國記者趙曉彤綜合報導)中共病毒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令大量企業停工,許多企業因失去收入而破產結業。IMF警告未來四年,全球有約1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務到期。營收普遍減少令企業的債務問題暴露出來,中國企業在近期也不斷爆出債務違約問題。
經濟面臨衰退 企業將有11萬億債務到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分析師警告稱,全球債務水平已創歷史記錄,經濟陷入衰退已無法避免。在未來四年中,全球將有近1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務到期(每年約2萬億美元)。
暢銷書《灰犀牛》作者米歇尔•渥克在接受網易財經採訪時表示,疫情導致企業營收下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面臨債務違約風險。在營收下降,經濟衰退的環境下,企業很難進行再融資。債務違約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激增,銀行不良貸款率也會上升。只要消費者的日子不好過,企業、房東和債權人也很難好過。因此,政府現在應該著手重組和減免部分企業債務。這個不能等,因為隨著等待的時間越長,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到時經濟會變得更加混亂。
評級機構:不良債務交換令投資人風險倍增
近日,彭博社報導指出,經濟衰退下,企業正在用越來越多的方式包裝違約,令投資者很難發現。
國際評級公司穆迪預測,會有更多的公司試圖通過交換債務或以高額折扣回購債務來克服流動性問題,而避免無法按期償付這種明顯的違約,通常這些操作被評級公司視作違約,但投資者很難發現,並且債權人會因此遭受損失。
穆迪3月時表示,不良債務交換的佔比正在增長,其占總違約的比例已從2008年之前的10%左右升至之後的約40%。
惠譽稱高收益債券市場「價格錯位」,可能導致不良債務交換激增。今年已經有幾家公司進行了不良債務交換,其中包括印尼煤炭公司天然煤礦集團和中國商業園區開發商億達中國。
紐約大學所羅門中心信貸和債務市場研究主管Edward Altman估計約40%的不良債務交換在三年內會宣告破產。
報導引述施洛德投資管理亞洲信貸研究負責人Raymond Chia稱,不良債務交換的輸家永遠是投資者。
中國債市問題頻頻曝光
除了報導提到的億達中國,還有綠景中國地產也在今年二月發生要約交換未償付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
疫情發生之後,中國債市也出現多種避免直接違約的方式,除了不良債務交換,債務置換也成為中國企業採用較多的方式。
3月初,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對涉及中票「17桑德工程MTN001」進行置換。這是中國大陸銀行間市場首例債券置換業務。
4月14日,《彭博社》報導指,中國發生了首家城投平台進行債券債務置換。據文件顯示,「瓦房店沿海項目開發有限公司已於4月8日非公開發行『20瓦房02』,該期債券不通過現金認購,投資者以『17瓦房02』公司債持有占有率作為權利憑證按面值1:1等比例方式認購本期債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