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個人防疫?記住4大要點(組圖)

 2020-04-02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佩戴口罩。
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佩戴口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如何做好個人防疫?提醒大家,先記住4大要點: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健康生活。

防疫4大要點

1、少出門

節日期間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聚會。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或就醫時要佩戴口罩。必須前往時要做好防護,尤其是職業暴露人群。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鮮製品時,器具要生熟分開並及時清洗,避免交叉汙染。

從武漢等疫情發生地返鄉過節、探親以及外出旅行歸來的市民,要特別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是否有和疑似病患的接觸史、旅行史等。如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應避免外出和旅行,居家休息,及時就醫。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汙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經常洗手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及周圍人的健康。

3、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染:如果是去一般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可以選擇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要佩戴N95型口罩。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佩戴口罩。

4、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加強體育鍛鍊,多吃蔬果,多喝水,增加機體免疫力。
健康生活,加強體育鍛鍊,多吃蔬果,多喝水,增加機體免疫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注意文明禮儀,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強體育鍛鍊,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機體免疫力。

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症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室內通風換氣,建議每天不少於兩次,每次15~20分鐘。

做好環境消毒,預防疾病發生。家用餐具可以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煮或蒸至少15分鐘。衛生間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預防疾病、早期發現、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是維護健康基本原則。應對傳染病,大家要牢記3條防控原則: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如果出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應避免接觸家人和同事,要佩戴口罩,及時就近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前往醫院就診時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就診時,並主動告訴醫生發病前14天內的旅行史、類似病例接觸史等,以及周圍人員中是否有類似病例。

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

1、感染病毒後會出現什麼症狀?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現早期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著自己被感染了?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如出現發熱、乏力、乾咳表現,並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3、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與發病病例(疑似和確診病例)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屬於密切接觸者: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現場調查人員調查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